到時遇到的“少年”。此時,她身著勁裝,不再掩飾自己的性別。負責考核的老師點名時,蘇牧才第一次聽到她的名字:林若清。

“待會兒別哭著跑下場就好。”林若清的語氣冷漠,帶著輕蔑的笑意。

林若清第一個上場,她選擇了敏捷型戰甲,這款輕盈流暢的外骨骼裝甲透過腦機介面與使用者深度結合,能夠極大地增強速度與靈活性。當戰甲連線的瞬間,一股輕微的電流感劃過她的神經,彷彿裝甲的每一片金屬都與她的肌肉神經同步呼應。連線過程只有短短几秒,但她清晰地感受到戰甲資料流的湧入:關節的摩擦係數、實時動能反饋、以及每一塊裝甲的細微調整都精準傳遞到她的腦海中。她的身體與裝甲完全同步,彷彿戰甲不再是外部裝備,而是成為了她身體的一部分,賦予她超越極限的靈活性與力量。

戰鬥開始,機器人迅速啟動,揮舞著巨大的機械臂直撲林若清。她輕輕一躍,敏捷地避開攻擊,同時啟動速度爆發模組,以閃電般的速度繞到機器人的側後方。第一記振動刀鋒精準地刺入機器人的肩部得分點,隨後迅速後撤,避開機器人隨之而來的反擊。

,!

她以一個翻滾動作巧妙地躲開機械臂掃擊,緊接著啟動護臂重錘,精準擊中機器人腹部的弱點。隨後,她藉助戰甲的高機動性躍起,身體在半空中完成一個優雅旋轉,戰甲護臂再次精準敲擊機器人的頭部得分割槽。

整個戰鬥過程中,林若清動作行雲流水,每一招都恰到好處。她在機器人試圖調整戰鬥策略時,迅速利用戰甲的速度爆發模組進行穿插與打擊,將機器人壓制得難以招架。儘管機器人智慧不斷調整,但她總能以敏銳的直覺和精準的操作提前化解對方的攻勢。

戰鬥最後階段,林若清透過速度爆發迅速接近機器人,一記振動刀鋒刺入胸口得分點,隨即旋身揮動護臂,將機器人徹底壓制,無法反擊。十分鐘結束,她累計得分92分,成為當前最高分。

當林若清下場時,她冷冷地掃了蘇牧一眼,似乎在用目光挑釁:“你能做到嗎?”

輪到蘇牧時,周圍傳來低聲的議論:“他太小了,戰甲估計都撐不起來吧?”

“等著看笑話吧。”

蘇牧沒有理會這些聲音。他選擇了均衡型戰甲,這款戰甲以穩定的持久力和全面效能著稱,是最契合他戰場理念的裝備。在真正的戰場上,只有能夠承受長時間連綿不斷的戰爭壓力,才能夠最終取得勝利。

當戰甲連線的震動傳來,蘇牧感覺到自己與戰甲融為一體,每一次細微的意圖都能透過腦機介面精準傳達。

戰鬥開始,機器人以迅雷之勢發動攻勢。蘇牧迅速側步避開機械臂,同時出拳擊中機器人的胸部裝甲。他緊接著內撥下勾撥開反擊的機械臂,順勢以側踹將機器人逼退數步。他的攻勢如江河奔湧,每一招都嚴絲合縫地銜接,沒有半點多餘動作。

面對機器人的頻繁攻擊,蘇牧展現出令人難以置信的戰鬥直覺。他不斷變換身形,用馬步橫打削弱機器人的穩定性,又以穿喉彈踢直擊其頸部弱點。機器人被迫加速攻勢,但蘇牧依然遊刃有餘,透過精準的閃避與反擊將對手牢牢壓制。

隨著戰鬥時間的推進,蘇牧愈發展現出他的持續作戰能力。他的目光始終專注,思維如刀般冷靜,迅速分析著機器人每一輪攻勢的破綻。他以連綿不斷的攻勢逐步瓦解機器人防線,每一次出拳和每一個躲閃都精確而高效,戰甲的動作與他的戰鬥意識高度契合。

蘇牧深知這不僅是力量的較量,更是心智的對抗。他控制自己的呼吸,將身體的疲勞感壓到最低。每一次動作都經過精密計算,他的腦海中飛速演算最佳的攻擊與防守路徑。機器人試圖用更快的速度進行反擊,但蘇牧的冷靜讓他始終佔據主動,牢牢將戰局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