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鐺鐺鐺…”

一座座的山上,山間鑼金聲不斷,還有人不停地用緬甸話吆喝著:“鄉親們,都出來了,不用躲了,快回家了,燚軍不殺人的。現在回家還可以領糧食了。”

這些喊話的大多是居住在緬甸的漢人,當然也有一些是緬人。而他們之所以會這麼賣力的吆喝,出來是工作外還有一份額外的提成可以拿。

其實燚軍僱傭他們上山喊話也是無奈。

早在燚軍進入緬甸時,緬甸朝廷不斷對外宣稱燚軍是魔鬼一樣的存在,所到之處必定是殺人如麻,血流成河。

於是很多的緬甸村落在被緬軍洗劫一空後,村民們還得忍飢挨餓的跑到山頭上躲避戰事。逐漸的,燚軍在攻佔後才發現許多的村子變成了無人村。

這些躲進山裡的村民對於大軍而言雖是不足為懼,但是如果不盡量處理,他們可能就會成為不穩定因素。同時,緬甸的農田也需要儘快恢復種植出糧食來,這不單是為了緬甸著想,也是為了燚朝著想。

要知道緬軍在洗劫後村子後並留下這些人來就是為了給燚朝找麻煩。燚軍要是毫不留情的屠殺了他們,就會增加緬甸人對燚軍的仇恨,會讓燚軍接下來的戰事舉步艱難。

而燚軍如果不做任何處理,這些人最後也會因為飢餓而冒險劫軍糧,最後被燚軍殺死了,這仇恨最終也會算在燚軍頭上。

緬軍留出來的大多數是老弱婦孺,這些人在戰事期間就是拖累,在斷糧的情況下,燚軍如果不施糧資救,他們很快就會被餓死。但是一直靠軍隊的後勤救助又不現實。

於是,緬甸就靠著這個不斷的拖住著聯軍的步伐。

不過嘛!這些老弱婦孺雖然打仗是不行,但是點農活還是可以的。

輸血不如造血,與其讓他們在山上待個幾個月浪費時間還不如喊他們下山補種農田。到時候燚軍要是能就地取糧可比遠距離運糧容易得多。

一開始,軍隊中又不少人對於張瑞下達善待緬甸百姓的命令表示不能理解,哪有興兵到敵對國家發起戰爭會不破壞反而是從事善後之事的?這不是腦子有問題?

當年秦趙交戰,白起坑殺了趙國四十萬降兵也沒有人說不對,更何況是緬甸人?

當然,沒有人敢對張瑞說,你是不是腦子有病。除非他是真想死。

對於朝中的質疑聲,張瑞只是解釋說:我們是正義的仁義之師,要有人道主義精神,別整天就想著殺戮了事,那跟滿清的屠夫有什麼區別?

當然,也不乏有聰明之人看透張瑞是想要吞併緬甸的意思。

不過他們看來,這緬甸本來就是偏遠之地,那些的人怎麼可能服王化?燚朝想要吞併緬甸,除了屠殺讓他們恐懼外,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所以他們打賭張瑞必敗。

……

“諾麥旮,你說的事情真的?”緬甸燚軍新佔領的村落中,村長正召集著村民。此時,人群中吵雜不定,一箇中年緬甸哥甘對著身旁的少年問道。

“當然,我剛聽村長說了,天朝的人很快就會過來宣佈了。”這名叫做諾麥旮的回答道。

“鐺鐺鐺…”一聲聲敲打鐵皮的聲音急促傳來。

“安靜,大家都安靜一下,天朝來人了,都別出聲,要是得罪上官,被拉出來砍頭了別說我不出聲。”在村長叫喊聲下,聚集的人群很快就安靜了下來。

很久,一個身穿燚朝軍服的人緩慢的走了出來,身後還跟著兩名緬甸翻譯。

“大家好,我是來自燚朝朱雀軍的軍正宋清泉,從現在開始,你們就屬於我燚朝暫時管轄的地方。”來人也不多做任何寒暄便開口說道,很快,這話也被兩個翻譯翻譯了出來。

人群依舊安靜著。

燚朝打緬甸,他們早在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