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瑞看來,朱大常之所以要求站前面,不過是想著祭拜明孝陵可以得到明朝皇帝的庇佑而已。既然身為禮部主事的關仁禮說他不適合站在前面,想來朱大常也不會再強求了,以免得不到庇佑還要召開黴運。

“報,漢王。營外有禮部官員求見。”就在張瑞想要問朱大常意見之際,卻見營帳外的守衛進來傳報道。

“傳進來吧!”張瑞回答道。

“遵命,漢王。”守衛應答完後便出了去。

“…已經檢查完了,請大人進去吧…”

“好的,謝謝…”

在門外隱約的對話過後,便見一個身著官服的人從門口進了來。

“微臣禮部祭司王景忠見過漢王殿下。”進來之人對著主位上坐著的張瑞作揖禮拜道。

“愛卿平身,不知道愛卿過來所謂何事?”張瑞看著底下這恭謹的官員和聲地問道。

“謝漢王殿下。回漢王殿下,祭拜吉時已到,微臣過來告知漢王該去陵墓行祭拜儀式了。”王景忠說著再次躬身作拜。

“好,既然這樣,那我們大家一起過去吧!”張瑞從座位上站了起來說道。

“臣等遵命…”坐下的眾人紛紛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對於張瑞躬身作揖道。

朱大常則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但是見到眾人都這麼說著,自己也不好也只好跟著眾人的話一起回答道。

一眾人浩浩蕩蕩來到明孝陵外。此時,鼓樂之聲早已響徹雲霄。禮部官員們也已經把將陵祭所用香、祝、牲、帛等物品一一準備妥當。

此次祭拜不同於剿匪軍剛剛攻下南京城時的倉促,一切都按著皇家陵祭該有的規模去執行。

由於張瑞對這次祭拜的重視,所以各級重要的官員也都紛紛到場,以免在新朝廷新皇帝面前落下一個不好的壞名聲。

在禮部主事關仁禮的引領下,張瑞正慢慢的靠近明孝陵墓前。

自自己穿越到這裡,受著各種艱難困苦,懷著對未來的未知,一步一步的走到現在,張瑞心中有著許多的苦卻是沒法與人說。

一樣是驅除韃虜,對於朱元璋這人,張瑞是由心的敬重。朱元璋成功了,但是自己能不能成功呢?張瑞心中的擔憂更是不敢跟他人述說,只能自己一個人默默地扛著。

畢竟起義不過玩遊戲、過家家說停就可以停。如今更是千萬百姓的身家性命都系在自己的身上,如果自己決策出了大錯,對於自己治下的百姓來說將會是一場殘酷的浩劫。

經歷過同樣的處境,張瑞算是明白朱元璋的了不起。同樣是一窮二白,自己比起朱元璋可還多了幾百年的見識以及現代化的教育,朱元璋卻是真正的放牛娃摸打滾爬起來的。

陵墓就在前面,張瑞一步一步的靠近著,此刻可見各案之上祭品的陳設均有定式。

皇帝正案之上分別陳設有爵三、茶一、湯二、飯二、菜四、炙肉一、炙肝一、肉骨一、油餅一、角兒一、慄一、棗一、圓眼一、荔枝一、胡桃一、饅頭二、羊肉一、豕肉二、汁壺一、酒壺一。皇后正案上陳設的祭品除不置酒壺置茶壺外,餘同皇帝案。

此外,帝后正案之前還共設黝牛〈犢〉一、羊一、豕一,再前置帝后奉先制帛各一段,帛前設香一、燭二。

左側設司樽桌放酒樽,右側設祝桌放祝版。視版上書寫祝文。祝文由起首及正文兩部分組成。起首部分均須備書該陵帝后的廟諡號及嗣帝稱謂。

到來的官員也都一一就位,分列兩側等待張瑞開始祭典儀式的開始。

“祭祀開始,請主祭人上前…”一旁的王景忠吆喝道。

聽道王景忠的吆喝,張瑞自然而然站到案桌面前去。這時,卻見朱大常卻跟在了張瑞的後面。

“老國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