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等,向太上天擇皇帝陛下,行禮....”

伴隨著殿前太監的山呼聲後,太和殿內所有的燚朝官員和藩屬國的使臣全部下跪伏拜唱頌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頌聲中,英國,法國,荷蘭、葡萄牙等幾國的使臣也是對著座上的張瑞彎下了腰來,行了撫胸禮以事對燚朝皇帝的尊敬之意,當然他們也完全不掩飾自己只是公事公辦的意思。

此刻,殿內最為顯眼的當屬日本的使臣,五名成員全都是直直的站立在那裡,沒有一絲想要行禮的意思,哪怕是在殿內的紀律官員一再提醒,他們依舊無動於衷的樣子。

對於眼前的一切,坐在龍椅上的張瑞也只是靜靜的看著,臉上沒有流露出任何的表情。

作為一個沒有跪拜習慣的現代人來說,張瑞不喜歡向別人下跪同樣也不讓別人動不動就對他下跪。基本上除非是特別重大的日子,他作為代表需要接受眾人的跪拜外,在平日裡,他都不讓別人對他行跪拜之禮,哪怕是在這個時代表示著奴隸身份的太監和宮女們。

不過,雖然張瑞不喜歡讓人下跪,但也不完全反對跪拜一事。

如果說跪拜只是針對於他個人而言,那他完全不在乎這事。畢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但如果這事上升到國家來說,就是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了。比如說張瑞在敬天法地的時候也同樣要行跪拜之禮。

在這個野蠻的時代,他國的使臣對當朝的君主行跪拜之禮乃是臣服的一種表現。

人都是有慕強心理,國也一樣。

當一個國家覺得你的國家跟他們的是旗鼓相當的,他們就會出來搞事。整天沒事找事的挑起戰爭。當他們覺得你一個手指頭就可以按死他們時,他們才能安靜下來,世界就會和平很多。

看著殿下那些站立著的使臣們,張瑞心中不由得盤算著:“你們現在站得有多直,我會讓你們以後跪得有多歡。始皇帝當年少一張世界地圖的事情,現在就只能由我來做了。我以前最討厭的就是考英語,以後中文必須要是世界唯一的通用語言。頭疼的事件就留他們來做吧!”

“還有,小日本,好。很好,打你們的理由更加充分了。”

“眾愛卿平身......”對於沒有行禮的日本使臣,張瑞彷佛完全沒有看見一般,只是簡單地就讓眾人起來。

“臣等(我等)叩謝陛下恩典......”

由於日本使臣是站列在隊伍的最後,所以他們直直站立在那不施禮一事,出來在殿內糾紀的官員外,幾乎沒有人知道。

不過他們發現已經目及此事的皇帝都沒有發聲質問,他們自己也不會傻傻地在這個時候出聲來打自己的臉面。

這事,只能是秋後算賬。

“倭國使臣...”

此時,殿內糾紀的官員們看向日本那五名使臣可謂是眼裡冒火,恨得牙癢癢的。

“有事上奏,無事退朝...”

由於此次上朝是處理外交事件,所以這話就是喊給外國使臣們聽的。燚朝的官員們不會在這個時候上奏本朝事物。

當然,哪怕是外國使臣有事情要上奏給張瑞,也不是可以毫無秩序一窩蜂上奏事情,而是要事先把今天自己有事情要上奏一事報備給燚朝的禮部官員們,再由禮部的官員們來安排上奏一事。

一般來說,外國使臣能上奏的事情無非是:建立建交關係、建立貿易往來、請求入藩朝貢、請求敕封、請求援救和請求投降和談等事件。

至少就目前燚朝所面對的所有使臣而言,還沒有哪國的使臣是敢來跟燚朝談什麼特殊苛刻條件的。

“我大日本帝國使臣松平武元應大日本帝國幕府將軍德川家重之令,攜大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