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重要的因素,你們不是孤軍奮戰,整體戰略意圖不需要你們來完成,在你們後面和東面,我還有九支隊王明重部和40集團軍獨旅賈永根部,還有十支隊三個大隊和十三支隊三個大隊,不久的將來,我們縱隊在小興安嶺的留守部隊將送來三千精兵,你們想想,倒時將有一萬多精銳的盟軍做你的後盾,你就放心打吧!打掉多少我給你補多少,不食言!

如此寬心丸,如此循循善yòu,耿殿君與吳耀祖再無反駁的話語出口,兩人互相瞧了一眼幾乎同時出口問道:“那,這次行動用個什麼代號?”

兩人都知道馬遷安喜歡給歷次戰鬥安上一個代號,便於指揮也便於保密。

“你說呢?”馬遷安問吳耀祖。

吳耀祖撓著腦皮遲疑了半天,終於給出了答案,“我看就叫‘鋼鐵小山包’吧。”

你可真老土,馬遷安賞了吳耀祖一個腦瓜崩,衝口而出早已想好的代號。

“我看就叫‘飛舞的鐵鏈’吧,又好聽又有詩意,還有暗含的殺意,好不好啊?”N@。

第637章 飛舞的鐵鏈(2)

“飛舞的鐵鏈”取自志願軍第五次戰役戰略性撤退時的阻擊戰—鐵原阻擊戰,面對氣勢洶洶,擁有絕對壓倒優勢鋼鐵的十六國聯軍,疲憊不堪的志願軍19師使用了創造性,令敵極為頭痛的新戰法。在鐵原的防禦作戰中,大多數志願軍的陣地都是一次性的,當志願軍戰士頑強地對進攻敵軍進行一次阻擊後,立即放棄原陣地,轉移到附近的預備陣地等待下一次較量。

把部隊分散到點,而且頂一下就換地方,這種看不到一條真正防線的打法,一個連可以當幾個連用。因為它打一仗就換一個地方,對手每次和它交手都要重新研究其陣地地形和佈防,而研究明白了來打它,它又跑到別的地方去了。

我們志願軍戰士拿血換來的經典戰法,沒有理由不用。勇氣和智慧,我們中國人從來都不缺乏,馬遷安在感懷先輩們英勇奮戰的同時,也毫不猶豫決定讓這一光輝戰例在大興安嶺重演,讓小鬼子嚐嚐這條飛舞起來的鐵鏈,不將這支鬼子打的骨斷筋折,都愧對先祖用鮮血凝成的“武功秘籍”。

馬遷安傳授戰法直至耿殿君與吳耀祖領會其要點後,準備交待幾句場面話,就在此時耿殿君嘿嘿一笑。

這一聲笑雖輕微,但卻如同一記響亮的銅鑼聲響亮在馬遷安的心頭。樣子略顯無奈的馬遷安重重“嘆”了口氣,隨即站起身來作勢要走。

耿殿君滿臉堆笑伸手阻攔道:“別走別走啊,都到了飯口了,不吃飯就走哪成啊?那幫小子該埋汰我耿殿君太小摳兒,連頓飯都捨不得。”

“你這頓飯恐怕不這麼簡單”,馬遷安不露聲色接著道:“我怕吃了你的飯付不出飯錢。”

三人都心知肚明,素有“耿破爛”之稱的耿殿君原是六軍的後勤處長,節儉仔細精於算計,最大的特點就是在他的眼裡什麼都是好的,被人封為“撿破爛的”。

作為曾經的後勤處長,負責為山的抗聯蒐集給養,見什麼要什麼這無可厚非,但這傢伙不幹後勤處長了,現在都是一支兩千多人部隊的最高首長了,還是不改“搜刮物資的毛病”,讓馬遷安等一見到他心裡就有些惴惴,老是擔心耿殿君獅子大開口掏空縱隊後勤物資。

耿殿君嘿嘿笑著,將兩隻大手夾在兩腿之間,邊搓著手邊“不好意思的”嗔怪道:“看你,咋就這麼小氣呢?今天這飯可了不得,我今天豁出去了,耀祖你去喊一喊,把咱家底硬菜都拿出來。”

吳耀祖眼睛唰的一下就亮了,不過馬想起來什麼,眼神又淡了下去,但又忽然又想起什麼,眼睛又亮了,同時帶著喜悅舔了舔嘴唇。

吳耀祖的表情太豐富了,將馬遷安看的一愣一愣不明就裡。看這架勢,馬遷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