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幾這個榆木腦袋也想明白了,真不容易此刻,梅津美治郎完全沉浸在自己天才的演技上面了,他被自己所“征服”
火灼次郎慢慢躬下身體,沉默著對著梅津美治郎輕鞠一躬,隨後轉身緩緩退出了房間
走在走廊上的火灼次郎還在斟酌如何向天黃彙報,據他看來,梅津美治郎還可以掌控關東軍,這些關東軍將領並沒有因為梅津美治郎一次又一次的失敗而拋棄他,對於這個結果,火灼次郎只能在心底裡微微嘆息一聲
隨著曰本在各條戰線上高歌猛進,主導曰本軍國政府的“統制派”的聲望達到了他們人生生涯中的最高峰,一時間反對擴大戰爭的聲音變得幾乎悄無聲息,但一些“有識之士”並沒有放棄他們的努力,代表人物石原莞爾等人暗中組織了一個名為“富士山”的小同盟,結交天黃身邊的侍衛及貴胄人物,期望自己的聲音能透過這些人傳到天黃的耳中
火灼次郎就是最近被“富士山”同盟所吸收的人員之一,某日值班時與天黃聊到現今局勢,使預仁有所意動預仁正在憂心與美國的談判陷於僵局,擔心美國人轉入戰時體制後所爆發出來的強大能量燒燬自己,聽到火灼次郎提出控制“統制派”的肆無忌憚的發展,將重要崗位換上絕對忠於自己,自己能夠完全指揮得動的家臣的建議,深感有理
統制派雖然擁立自己即位有功,但最近幾年他們漸成氣候,已完全掌握曰本國內的軍政大權,自己感覺自己說話已經沒有前幾年那樣好使了,這是大權旁落的跡象,這對自己這位野心勃勃想把一切都掌控在手中的君主來說,可不是一種好現象作為日照神,預仁不想被巴登巴登同盟所左右,而是想左右巴登巴登同盟為自己服務
原先以為一切都在掌控中,所有的將帥都無條件聽從自己的命令,可自從前些日子與石原莞爾一席談話之後,預仁才覺得自己落入一個十分尷尬的地步按照石原莞爾的描述,東條英機等人代表的巴登巴登同盟完全就是利用了天黃的野心,制定了表面上符合天黃野心的計劃,騙取了天黃的不假思索的首肯,名義上所有的擴大化戰爭命令都是天黃下達的,卻不知這些發生的事情卻早已被那個同盟的傢伙們算計到了,他們算計到預仁一定會同意的
預仁有野心,與軍隊強硬派結盟是他自己的選擇,但他的才能卻不足以使他完全掌控這些加野心勃勃的軍閥,他本人也不是什麼戰略家,在一些事關國運的重大戰略選擇面前,顯得沒有什麼主見,被與他捆綁在一起的巴登巴登同盟所左右,共同做出了錯誤的戰略選擇
實際上,石原莞爾就差沒有明說預仁由於野心而變得智商下降了
石原莞爾舉出的具體例子是太平洋戰爭的發起,他本人是絕對反對太平洋戰爭這麼早就開打的,一切都沒有準備好就幹上了,也只有東條英機那樣的上等兵才會這樣不計後果的蠻幹,這樣的人處在首相位置上,帝國的前景是十分危險的
東條內閣開始了太平洋戰爭石原莞爾認為:“如果說這場戰爭需要1萬元的話,英美實際上有100萬元,而日本只有1千元,這種差異只能用戰略來彌補,而不能用什麼‘化不可能為可能’的口號來彌補在戰略上除了尋找敵方的弱點之外,還必須認識到我方所擁有的條件,戰法,戰士,特定兵器及其他戰爭手段的優點,只有依靠這些優點才能擴大敵人的弱點軍當局在第一階段作戰計劃完成的現在提出下一階段的戰爭計劃,這個戰爭計劃必須包含必要的生產增強數量和實行的手段方法及其可能性”
石原莞爾建議預仁不要再受巴登同盟的哄騙,抓回大權後穩打穩紮,逐步收縮兵力放棄非重點區域,爭取與美國和解,作出重大讓步也無不可,退出南洋也是可以選擇的此後專心經營滿洲這個大後方,逐步吞併中國待消化完中國這塊肥肉,再同美國決戰
預仁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