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部落”,消滅部落裡駐守的偽滿警備隊,解救**居住在裡面的居民。

當然這些被攻破的“集團部落”裡,有很多人並不願意跟著抗聯走,跟抗聯走?那是提著腦袋的活計,指不定哪天就完了。抗聯對於願意跟自己上山的百姓持歡迎態度,對那些疑慮頗深的百姓也不強求。

即使是每個部落中跟隨抗聯上山的人口比較少,但抗聯攻破的部落實在是多,這個月中陸陸續續也有上千百姓拖家帶口上了山。

除了抗聯號召百姓進山而進來的百姓,還有一大批百姓隨後不請自來,人數大約2千多人,還在陸續增加中。

抗聯襲擊“集團部落”並經常得手,讓野副昌德極為震驚,這迫使他加緊實行一條“毒計”。野副昌德遷移百姓的工作“如火如荼”展開了,凡距離山區30公里內的百姓全部內遷,他準備隔絕抗聯與百姓的接觸,也避免抗聯瞄準那些“集團部落“猛攻,獲得給養,他要將沿山區30公里的地段都變成無人區。

野副昌德不管百姓死活,在初冬季節大規模遷移人口,又沒有完善的安置措施,執行指令的警察或偽政府官員往往將遷出的人口隨意安置,絕大多數人只得到了一個安家的地點和少量過冬的糧食衣物,只能動手建立簡易的地窩子暫時安身。

沒有潔淨的飲水,沒有禦寒的房屋,苦不堪言。百姓流離失所冷餓交加,死亡率居高不下,僅鐵驪、慶城附近遷移的3萬多人口中,一個月內非正常死亡高達1千多人,嚴酷的冬天就要到了,死亡態勢還在上升中。這種情況終於迫使飢寒交迫的“膽子大”的百姓逃亡,聽說山裡有抗聯,不少人偷偷逃到了山裡。

這一大批人口進了山裡,除了給抗聯增加了一些勞動力和後備兵員,最令人擔心的是口糧問題。十支隊前期儲備的食物在迅速減少,原本能挺上半年,現在看能堅持3個月就不錯了。這令周玉成很撓頭,近處的湖泊山林能抓到的野獸和魚類、林蛙等越來越少,已經供不上消耗了。

哎吆!這還真是個新情況,自己才走了一個月,這山裡的人口就增加了這麼多,原本充裕的食物也不充裕了。馬遷安坐在周玉成對面,拿一根手指頭戳著自己的額頭揉來揉去。

周玉成跟馬遷安“抱怨”了一會兒糧食問題,見馬遷安若有所思不吱聲,只得雙手一攤說道:“小馬,你要是沒辦法的話,我只好下山搶糧了!”

搶?聽到周玉成這樣說,馬遷安緊鎖的眉頭豁然開朗。

“對!政委說得對!沒糧咱就搶啊!搶鬼子他小舅子的。”

周玉成乜了馬遷安一眼。

說得容易,那麼好搶的?出了山還要透過沒有人煙的30公里封鎖線,再找到鬼子屯糧的地方與敵人重兵打上一仗,我看沒等糧食運回山裡我們就被鬼子包圍了。

“談何容易啊!”周玉成重重嘆了口氣,“你打算動用多少人力?到哪裡去搶?根據我們的情報表明,離我們最近的糧庫都在鬼子的封鎖線後面。”

馬遷安不理愁眉苦臉的周玉成,興致勃勃的道:“我沒打算去搶糧庫,山人自有妙計。”

“哎?”周玉成精神一振。

馬遷安帶著傳道授業的神態,輕輕點出了自己的想法:“政委你來抗聯來的晚,我這對你的普及教育做的還不夠,唉!錯在我!要是你瞭解了鬼子的圍剿方式,自己就想出辦法來了,也不用向我請教不是?”

周玉成鬱悶的“瞪起眼睛”,小馬這小子,有機會就“得瑟”。

“快說!再賣關子當心我收拾你!”

捱了周玉成一飛拳後,馬遷安收回了戲謔的臉孔,神情一變變成嚴肅的模樣,速度快的驚人,讓周玉成很是適應了一會兒。

“我們縱隊現在有2千5百精銳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