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涼州春耕如火如荼。

楊崢自己都親自下地,以示對耕種的重視。

青營的四千多子弟也一同下田。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只有體會人間冷暖勞苦,才能有所成就。

楊崢在這方面從不放鬆,凡青營子弟四月耕種,六月遠足,八月秋收,十一月狩獵。

大部分時候,都是寓教於行、寓教於事。

“父親,涼州這幾年風調雨順,今年不出意外,一定又是個豐收。”長子楊毅已經十歲,入青營已經四年,繼承了姜阿憐的體魄,以及性格,身體健壯而性格溫和,在青營中以武力見長。

不知不覺,楊崢來到這亂世已經十多年了。

次子楊武也圍了過來。

父子三人難得以這樣的方式團聚。

“涼州為我漢家之福地,前漢以此而興。”楊崢揮動鋤頭。

楊毅低頭思索,楊武卻出聲問道:“那為何後漢以此而衰?”

楊崢放下鋤頭,看著楊武,一個十歲的少年問出這個問題,頗令人意外,羌漢戰爭,每年耗費漢廷數以億計的財力,東漢被拖的奄奄一息,黃巾起義因而爆發。

“若當年後漢捨棄涼州,便不會這麼快覆滅。”楊武繼續道。

“你錯了,若是沒有涼州,關中必遭侵蝕,後漢只會更快覆滅!涼州為華夏之臂膀,臂膀若失,腹心豈不任人宰割?你喜讀書,但不可一知半解,需多多思考,見微知著。”

“孩兒知曉。”楊武點了點頭。

都是自己的種,但這兩個孩子性格迥異。

一個喜武,一個喜文,一個穩重,一個跳脫。

還有老三楊宏,入青營之後,對天文、術數尤其痴迷。

整天跟著天文科的人仰望星空。

楊崢也由著他去了。

只要不天天在家和肉糜,有一技之長就行了。

最讓楊崢高興的是,經過一個冬天的播種,夏侯芷的肚子終於有了起色。

“栩兒,你最近學業如何,有無懈怠呀?”幾個孩子中,最努力反而是夏侯栩。

夏侯玄三族被滅,只剩夏侯栩這一根獨苗,也被楊崢扔進了青營。

“回姑父,侄兒最近在讀公羊傳。”夏侯栩年紀輕輕便展現出夏侯玄的優良血脈,目若朗星,面如冠玉,彬彬有禮。

讓楊崢時常覺得這個孩子彷彿就是夏侯玄本人。

進入青營之中,不僅要讀書,還要習武,所以比夏侯玄多了幾分英武之氣。

公羊傳乃春秋三傳之一,恰巧,楊崢聽魯芝講解公羊傳。

其中有大量辯證思想,處處包含“微言大義”,對一個十歲的孩子而言,明顯有些超前了。

“儒家經典,學以致用,取其大略即可,不可皓首窮經,尋章摘句。”

不讀書不行,讀的太深也不行。

這世道,滿嘴之乎者也,不如一把刀子管用。

“侄兒謹記姑父教誨。”夏侯栩學著大人模樣拱手行禮。

楊崢揮了揮手,“文武之道一張一弛,該學的時候學,該放鬆的時候要放鬆。”

夏侯栩尚未回答,旁邊的楊武已經一把扔掉了鋤頭,“父親說的是!”

左手拉著老大楊毅,右手拉著夏侯栩,“草長鶯飛,不如去射鶯鳶。”

楊崢不覺皺起了眉頭,楊毅、夏侯栩趕緊甩開了楊武的手。

楊武卻滿不在乎道:“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父豈可失言於子?”

小聰明倒是不少,如他母親春娘一般。

楊崢自然不會跟自己的孩子一般見識,而且這些年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