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撿到了一條剛斷氣不久的小魚,以及兩隻三四兩重的蘭花蟹。

蘭花蟹

在趕海的沙灘附近,有一個小碼頭,村裡的漁船大多都是停在那裡。

碼頭那邊有兩家海鮮收購站,老闆都是村裡的人。大家趕海淘到了好東西,通常都會拿去碼頭那裡賣掉。

雖然價格沒有鎮上的收購站價格高,不過是村裡的人開的,價格還算公道。

陳芷瑤把桶裡的東西搬到三輪車上,幾分鐘就把三輪車車開到碼頭上的其中一個收購站的門口。

村裡的碼頭

剛把車子停好,陳芷瑤馬上就提著東西興沖沖地跑進去。

“二伯,我來賣海貨啦。”

看著陳芷瑤冒冒失失的樣子,身後的陳奶奶忍不住叮囑道:

“慢點慢點,別摔了。”

“知道啦!”

嘴上說著知道,不過陳芷瑤往前跑的腳步,一點也沒變慢,甚至還快了一點,惹得老太太又是一通說教。

這家收購站是陳芷瑤的一個遠房堂伯開的,按照輩分,她要叫二伯。

聽到她的聲音,一位和陳偉強年紀相仿的中年男子,從收購站的休息室裡面走出來。

“是堂叔、堂嬸和糖糖呀,這貓眼螺和蟶子真大。喲,這花甲也挺肥的。”

陳芷瑤樂呵呵地地說道:“今天運氣不錯,撿到的東西個頭都挺大的,二伯你這可得給我一個好價錢吶。”

“都是一家人,你二伯肯定不會虧待你的。”一旁的陳奶奶笑眯眯地往他頭上戴高帽。

,!

“都是親戚,肯定給你們開個高價,蟶子25塊一斤、貓眼螺36塊一斤、花甲5塊一斤。”

“二伯,這蟶子雖然比不上蟶王,不過個個都有拇指那麼粗,個頭可不小呢。還有這貓眼螺和花甲多好呀,你再給漲漲點唄。”

雖然二伯給的價格確實不錯,不過誰又會嫌錢多呢?

多賣錢,她才能快點升級呀。

二伯將蟶子和貓眼螺仔細翻看了一遍,個頭確實都挺大的。

“糖糖你這回趕海尋的東西確實不錯,蟶子26塊一斤,貓眼螺38塊一斤。不過花甲價格低,只能按5塊錢一斤。”

這個價格雖然不算很高,不過陳芷瑤知道這已經是收購站能給出的最高價格了。

特別是貓眼螺,平時一般都是26-28塊一斤的,不知道怎麼了,今天的收購價居然有38

“就按二伯你說的。”

陳芷瑤樂呵呵地把這些小海鮮搬到電子秤上面幫忙稱重,二伯則拿著計算機在一旁算錢。

“蟶子8斤半,26塊一斤,一共是221塊。”

“貓眼螺3斤2兩,38塊一斤,一共是121塊。”

“花甲26斤,5塊一斤,一共是130塊。”

“加在一起總共是472塊,糖糖你是要現金還是轉微信?”

“二伯,你轉我微信就行。”她都已經許久沒碰過現金了。

“行,錢已經轉過去了。”

“謝謝二伯!”

拿到這472塊,陳芷瑤還挺高興的,畢竟她今天才幹了一個小時的活,相當於時薪472塊。

要是每天去趕海,那一個月豈不是能賺?相當於她被辭退前的兩個月工資了。

陳芷瑤越想越興奮,覺著在家裡當個趕海的漁民,好像也不錯的。

不過這也要得益於趕海系統的透視功能,不然她也不可能在一個小時內找到這麼多東西。

她也是在海邊長大的,以前去趕海,一天頂多一百幾十塊,像今天這種一天賺大幾百的,屬於非常罕見的。

回去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