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裝成小型母艦的運輸艦14艘,武裝商船11艘。“紅隼”太空戰機900餘架,“白隼”、“燕隼”無人機共1100架。得益於戰機生產線夜以繼日地生產,戰機數量還算充足。此刻一眾艦長和戰機序列的十一個旅長都在翹首以盼,希望能夠搶到支援月球戰場的任務。

一天之後,司令部最終決定:派出四十艘戰鬥艦,兩艘炸彈無人機運輸艦,以及戰機序列的六旅和十二旅,搭乘上將胡士琛號航天母艦,由王懷遠大校做總指揮,兩天後隨聯合艦隊一起向月球進發。本次聯合艦隊的總指揮官是來自俄羅斯太空軍的科波洛夫准將,軍委會給出的目標很簡單,就是到了月球戰場,向著贊比格列艦隊一股腦地發射完導彈就返航,不去搞什麼兩軍對壘,指揮的藝術什麼的。如今軍委會內部分歧很大,因為一個總指揮人選,已經拖了半個月的時間了。

十九日,贊比格列艦隊距離地球已經只有一點五個天文單位,聯合國艦隊也出發了。各式各樣的戰艦或集或散,從四面八方掠過四座太空港口,拖著幽藍色尾焰,綿延了數百公里,蔚為壯觀。其實與其說他們是去支援月球基地,還不如說是為了自己,因為如果能夠趁亂打掉幾艘贊比格列戰艦的話,將來地球面對的壓力就能減輕幾分。

在四座太空港口周圍訓練的戰機戰艦一下子少了許多,太空港口內部也冷清了不少。二十三日,白玉京內最後一批飛行員新兵被分配,這次十三旅三團分配到了六個人,算是剛剛好一個滿編飛行大隊了。新加入一中隊的兩人一個叫楊庭悅,來自海口大學;一個叫史豔秋,來自澳門航天。兩個人的所有飛行知識都是在來到白玉京之後學的,張松陽搖頭感嘆,新兵素質也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

不過論教學生張松陽還是有些心得的,就算流水線出來的學員,張松陽也能讓他飛出自我風采。譚清玄偶然聽到張松陽調教兩個新兵,就立即做主將六名新兵都給他訓練,張松陽搖頭不同意,最後譚清玄承諾如果教得好,就給他提升中士,張松陽才算答應。其實譚清玄也是沒辦法,大戰在即,飛行員早一天成型,就能夠早一天形成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