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法更是加重了豪紳剝削農人。

嬴政此次提出來的,先是全國各郡登記各鄉里黎民擁有的田地面積,以此為準,待到秋收時候,哪家哪戶的畝產高,即可獎勵一級爵位。

這是實名制的,並且會安排秦吏去現場認證。

不是說你的田地面積大,就一定畝產高,可以有效的杜絕豪紳剝削農人的行為。

畝產資料也做不得假,嬴政不傻,他會對比往年,如果實在誇張的話,比如說上一年才畝產100斤,今年猛然飆升到500斤!

那麼,朝廷就會請那個農人入京,詢問一番良策,再在皇帝的眼皮底下耕作。

如若相差巨大,非但沒有獎賞,還會收到嚴厲的懲罰。

這麼嚴格的驗證方式,試問天底下有誰敢作弊?

除了獎勵耕種之外,還有繼續減少農業稅,提高商稅的提案,增加黎民耕種的積極性。

若是黎民因為貧困難以為生,一個個放棄了農耕而去從事牟利的商業,追求投機取巧的牟利,豈不是捨本逐末?

秦朝和勍朝的國情不一樣,人家北方本是遊牧民族,如今還處在大力推廣農業的階段,作為過渡,大力發展商業是情有可原的。

即便如此,嬴政依舊參考了夏勍的稅率,將商業稅與之齊平,提升至二十取一的稅率。

重農抑商、禁絕浮華、勸課耕織,是國之根本。

......

前面提過,嬴政之所以還沒有發兵海外,是因為他在籌備。

商鞅變法後,提出軍功爵制,確實成為了強國之基。

但如今,天下歸一,中原大地俱為秦土,原本的政策,在和平時代不適合了。

前段時間,韓非找到嬴政談話,特別指出秦軍的某些制度非常不好。

比如說,每一名秦卒入伍之後,軍服自己做,軍糧自己買,還沒有俸祿,純粹是為愛發電。

如果在打仗的時候爭得爵位,鉅額投資自然不虧。

可是,絕大多數人,都沒有那個晉升的命,他們就是炮灰。

一家人供養男子去打仗,結果到頭來啥都沒有,僅僅只有朝廷的撫卹金,可謂是輸得傾家蕩產。

而且,秦卒們沒有錢用,他們侵佔一城後,勢必要搶劫,要殺人,才能從中獲利,這是很難制止的惡劣行為。

卻與尉繚子提出來的“王之仁師”概念,背道而馳。

嬴政耐心吸取韓非的意見,他決心要改變!

過去他是沒得選,現在他想做個好皇帝。

從今以後,軍糧、軍服,全部由秦朝廷免費供給,並且,發放每名秦卒每月五十錢的俸祿。

而這一切良策的實行,要建立在朝廷糧草充足的前提下。

於是,嬴政花費了大半月的時間,編纂出這道《墾草令》,打算在立朝之後頒發。

一、整頓吏治,嚴格管理秦吏,不得剝削農人;

二、進行全國土地普查,如果地主豪紳有田地隱瞞不報,將立刻收歸國有;

三、減少農業稅,提高土地稅,避免荒田無人耕種,且遏制土地兼併;

四、大幅度提高商業稅率,從2%提升到5%,且嚴格管控各郡縣市集交易行為;

五、增加各種農業、畜牧業的競賽活動,優勝者將獲得爵位獎勵;

六、遏奢禁麗、勤穡務農、固農安邦、耕戰一體。

尤其是最後一條,對全國上下所有地主豪紳的買賣活動,以及奢侈行為,都做出了嚴格管控。

比如說,宅院的大小取決於你的爵位高低,不是說你有錢有背景就能享受,要看你對國家有多大的貢獻。

超出合法範圍的宅院,將立刻收歸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