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亡秦必楚?(第3/4頁)
章節報錯
匪夷所思,如何讓別人信服?
你不能放在明面上,否則人家會覺得你有點扯淡。
當楚王悍得知秦國出兵緣由之後,他大發雷霆!
“孤不過是隨口議論了嬴政幾句話嗎?你們說,孤錯了嗎?”
“哈哈哈,嬴政這小子,急了?他急了!他心裡有鬼!”
“真當我楚國是爛泥一坨,隨便拿捏嗎?”
“項燕!”楚王悍大聲呵斥,一名武將上前一步應道。
“孤命你,即刻率大軍前去,殲滅秦軍!”
“唯——”項燕低頭大喝,轉身離開大殿。
......
秦國——
李信已經率領二十萬大軍前往三川郡,嬴政之所以安排李信,是看中他年輕,想要培養一下。
李信在匈奴實習五年,在攻滅月氏與西域烏孫國的戰役中,後參與滅趙之戰,場均殺敵表現十分優異。
嬴政不是那種小心意的君主,他放下成見,今時委以重任。
可是,與李信年齡相仿的蒙恬,就有點難受了。
非常難受。
蒙恬僅比李信小三歲,人家都當了大將軍,自己哪裡差了?
於是,蒙恬找到父翁蒙武,懇求對方幫他說情,讓其參與滅楚戰役。
蒙武深深地望了眼兒子,從這小子的身上,彷彿看到了曾經的自己。
“不愧是我生的好兒郎,有乃翁當年幾分模樣。”
於是,蒙武找到太尉尉繚子,他不是直接找的嬴政,因為這是規矩。
尉繚子當然無所謂啦,反正就當交個朋友,欣然應允。
嬴政思忖片刻後,同意了蒙恬的請求。
就這樣,在公元前234年(始皇帝十三年)。
秦王嬴政派李信和蒙恬率20萬大軍,分兵兩路進攻楚國。
首先,蒙恬東進,攻打楚國寢邑後北上,李信南下,攻打楚國鄢郢後東進,最後,會師城父。
由於秦軍先動,而楚軍準備不夠充分,因此,被秦國取得了戰爭先機。
蒙恬和李信一路平推,攻佔下大量的城池。
......
值得注意的是,在楚國山脈眾多,且依山而守的地理環境中,大秦鐵騎幾乎毫無用武之地。
是的,這一次滅楚之戰,只能被迫使用老戰術。
騎兵難以賓士在峻峭山峰,甚至,就連糧草護送都成了問題。
除此之外,給蒙恬和李信出了個大難題,就是,秦軍的攻城械具,幾乎沒有辦法運輸。
秦國大兵沒辦法,他們只能架設木梯,艱難的爬上去。
如此一來,戰損比一下子就猛然飆升,這讓蒙恬和李信,感受到深深地挫敗感。
再加上瘴氣和水土不服等不良因素,行軍速度極為緩慢,並且有部分秦卒因此而喪命。
所謂的瘴氣,在現代人理解下,就是蚊蟲群飛,叮咬人類,並傳播惡性瘧疾。
在先秦時期,瘧疾,因為遇見得少,不懂得如何妥善治療,幾乎等同於不治之症,沾者必死。
再者,南北方氣候差異,有許多地方疾病對於北方大漢來說聞所未聞。
未知,才是最可怕的災難。
但是,前面說的一切不良現象,對於秦軍而言,問題不大。
為什麼呢?
因為秦國的巴蜀之地,與楚國領土,緯度幾乎一致,只是東西兩邊的差別。
而秦國已接管巴蜀多年,早就深入瞭解過瘴氣,並且透過實踐,研究出各種治療藥方。
如若不然,白起又怎能一口氣攻佔下楚國如此之多的領土呢?
正因為楚國特殊的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