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換錢,反正這些都是拿到京城找兵部要銀子的,參戰各方全都能算是自己人,因此這種交易完全是明目張膽進行的,他營房裡每天都有關寧軍的人進進出出。

孫承宗對此也是樂見其成,原本宋慶跟宣府因為銀子的事情鬧起來,讓他覺得這個年輕人喜歡吃獨食,雖說後來宋慶也分出一部分來給大夥兒平攤,但這個印象卻就此落下了,如今看來卻不是這麼回事,這個小年輕還是很懂事的,雖說都是真金白銀的賣,但那也要分什麼東西,真夷人頭從來都是有價無市,那可是能升官的好東西,宋慶肯拿出來賣,本身就是其懂事的最佳表現,這次大淩河之戰雖說是兩敗俱傷,但明軍的目的達成了,還賺了這麼多人頭,他老人家情緒也是很高漲的。

心情大好之下,他再次寫了一份捷報,將此次大戰詳細描述了一遍,其中重點誇獎了宋慶所部在其中的關鍵作用,也算是投桃報李,提攜後進,派了八百里加急送到京城,生怕過了這個熱乎勁。

京城那邊的回覆也很快,崇禎皇帝顯然很高興,甚至有些興奮,將他大肆誇獎了一通,同時通知有功人員準備升賞,不過這個有功人員的名單上卻有宋慶,不是皇帝賞罰不明,而是給了宋慶一個恩典,叫他率領自己的狗營再次入京面聖。

孫承宗在官場上混了幾十年,看人看事都有自己獨到的眼光,知道這次宋慶是真的要出頭了,他之前曾經打聽過宋慶的事情,知道在徐州那一畝三分地上,宋家父子勢力很大,幾乎能夠和衛所指揮使分庭抗禮,如今再次立下大功,又得蒙皇帝召見,往後估計整個江北沒人能夠壓得住他,下一步說不定就是徐州參將了,往後自然是前程遠大。

錦上添花,成人之美這種事情,自然是誰都願意做,何況孫承宗對宋慶印象很好,當初在京城時候的事情也早都煙消雲散,宋慶為了搶銀子,不惜對友軍拔刀相向的事情,也被他自動過濾為能人固有的脾氣。

過濾到這種程度,兩人關係自然無比融洽,孫承宗得了訊息之後,直接將宋慶叫來,用自己在官場似乎多年的經驗,對後者進行教導,宋慶當然能分得清好賴,絕不會以為這是孫督師倚老賣老,非常虛心的學習起來。

大淩河之戰後,自己肯定是要升官的,而且絕不會太小,京城那次是初出茅廬,皇帝不好給太高位置,如今再立大功,若是不好好封賞一下,朝野上下估計都會有閒話的,畢竟自己面子功夫做的一直都不錯,儼然一個立志殺敵報國的優秀青年將領形象,據說朝中也有些人對自己很有興趣,若是這樣的話,往後怕是還真要學著跟朝廷裡面那些官員打交道了。

無論何年何月,有靠山跟沒靠山之間差距都會很大,前者意味著你做事情有人指導,有了功勞不會被埋沒,出事情也有人幫忙擦屁股,而後者則是一切都要靠自己,宋慶從來都很有自主意識,但也並不排斥上層人物,畢竟他在短時間內還都將窩在徐州這個遠離權力中心,同時也不算是大軍鎮的地方,朝裡如果有人可以依靠,他肯定不會拒絕。

又在遼東呆了幾天,宋慶把該學的東西學得差不多了,便和孫承宗、秦良玉、吳家父子和祖家兄弟等人告辭,他這一趟來到遼東時間雖然不長,但卻幫了大忙,關寧軍內部推演過局勢,如果沒有宋慶的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