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勢上面被對方壓住一頭,因為你除了將自己的主力全部投入進去之外,沒有其他辦法改變戰局。甚至還有可能輸掉之前的較量,做出這種改變的瞬間,你其實就已經在表達自己的弱勢了。
皇太極心中發苦,他久經戰陣,自然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同樣明白先將大隊投放進去,對方就可以以逸待勞,這場大戰他已經失去了先手,可他卻沒有絲毫辦法。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這個口號已經成為了後金方面作戰的金科玉律,如今萬餘人的較量他們打不贏,士氣必然會隨著時間的蔓延而逐漸降低,若是影響到大隊計程車氣,那將是毀滅性的災難。
萬般無奈之下,他才做出了這個決定,率先投入了大隊,並且期待著八旗的勇士們能夠展現出勇氣來。將先前所丟失掉的那些東西,連本帶利的全部討還,他已經拔出了腰間的寶劍,在一群戈什哈的簇擁下親自展開了攻擊。
孫承宗卻沒有急著動手,因為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如果戰陣之中的人馬能夠多消耗一下皇太極的本陣,到了那個時候他再將大隊人馬投入進去,將會起到最好的效果,他開始了慢慢的等待。同時內心深處向自己所知的所有仙佛祈禱。祈禱著上蒼能夠眷顧大明,讓這決定遼東走向的一戰。能夠稍微往他們這邊偏向一下,哪怕能夠打個平手都是好的。
當年來遼東的時候,孫承宗也曾經意氣風發。只是這麼多年下來,太多血淋淋的事實告訴他,有些東西希望太大,失望自然也就會很大,還是腳踏實地來得更好,因此他沒盼著能夠一舉擊潰皇太極,只想著能夠打的不錯,將對方驅逐出去就好,攻擊沈陽什麼的更是從來沒動過那個念頭,以如今關外明軍的實力來看,這基本上等於是痴人說夢似的傻話。
但戰局的發展,還是讓孫承宗緊張起來,因為他發現即便自己將要求將到一個比較低的標準,還是不太容易實現,原本明軍各處打的都還不錯,雖然整體上被壓制,但某些地方還是很有閃光點的,甚至在一些細微之處佔了便宜,就比如說祖二瘋子那邊,巴布泰已經快被他打成另一個瘋子了,宋慶手下三將對上豪格、蘇克薩哈和遏必隆,也同樣不落下風。
只是這一切在皇太極率領本陣加入戰場之後,瞬間就消失無蹤了,三萬人的後金大隊一起殺入,位置在最中心處的吳三桂部首先就被擊退了,吳三桂原本一直咬著牙堅持,他打的也確實很不錯,哪怕手下兵將被壓制住,但他跟阿巴泰的小隊規模單挑卻依然都能打成平手,勉強也還能支撐一陣,可在皇太極的大軍衝進來之後,所有一切都被瓦解掉了。
其實嚴格來說,皇太極大軍的衝擊力並不算強,大部分騎兵都已經派了出去,而且在眼前這種混戰場面之中,騎兵其實起不到多大作用,因為你面前堆積如山的都是自己人,衝到地方也要降下速度,接下來就跟前面的人一樣,慢悠悠的掄著馬刀砍人,從靈活方面等角度上來說,戰鬥力甚至還比不上步兵,尤其比不上那些武藝高強,膽大心黑的步兵精銳。
不得不說的是,皇太極觀察戰場的能力很強,反應也很敏銳,直接將騎兵放在後面,漢人包衣則在中心位置,把最精銳的白甲和披甲兵全部掉到了最前方,這些最強悍的旗下子弟奮力一衝,吳三桂所部頃刻間被瓦解掉了。
接下來,就是宋慶手下三將,王堅首當其衝受到波及,大隊關寧軍的敗兵向他這邊用來,好在他反應還算夠快,立刻舍了豪格,帶著幾十個最能戰的卡住位置,將吳三桂接了回來,隨即再重新上前頂住。
吳三桂敗退回來,幾乎將牙齒咬碎,憤恨的眼神一直在盯著皇太極的大旄,再看看自己身後的兩百來號人,最終還是理智戰勝了仇恨,沒有再上前去討死,而是跑去張韜那路,幫著這位沉穩有餘,勇猛不足的將領收攏部隊,避免被前面的敗兵衝擊過來,事實證明他的選擇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