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猶豫的加入了進來,他部下多是步兵,最是擅長打這種呆仗,幾千人一擁而上,明軍這邊頓時覺得吃緊,若不是王堅勇猛無敵,衝殺在前,怕是此刻就要頂不住了。

危急時刻,關寧軍的騎兵總算是到了。

那劉升卻很是會打,先前只是在周圍遊弋,如今見兩軍似乎陷入僵持,立刻帶人猛撲過來,高大的戰馬,雪亮的馬刀,關寧鐵騎幾乎像一條黑色的鞭子,也像是把鋒銳的匕首,又穩又準的鎖定了辮子兵的馬隊,狠狠的來了一下!

無論是多鐸還是莽古爾泰,都沒想到對方會在此時撲來,畢竟這支關寧軍的騎兵之前一直都在附近遊蕩著,絲毫沒有加入戰團的意思,兩人對明軍各部之間的關係也算有些瞭解,知道宋慶這些都是徐州兵,跟當地軍頭的關係未必多好,本以為這支關寧軍是在看熱鬧的,誰知道最關鍵的時候,他們竟然毫不猶豫的加入進來,刺出了最狠的一刀。

騎兵這東西在古代戰場上幾乎就是王者的存在,不要看關寧鐵騎人數不多,可這是衝鋒起來的八百騎兵,還是在旁邊溜達半天,絲毫沒有損傷,也恢復了一部分體力的八百騎兵,帶著挽回名譽的心思衝進來之後,如果一碗清水潑進滾燙的油鍋,劇烈的聲響直入雲霄,戰局也在一瞬間被扳回了幾分,至少方才幾乎快要頂不住的明軍軍陣,勉強能夠恢復原貌了。

可即便是這樣,局面依然不容樂觀,打呆仗這種事情,騎兵其實並不太擅長,無論是關寧軍還是多鐸部下都發揮不了多大作用,戰馬的衝擊力一旦耗盡,甚至還不如步兵更方便,作戰的主力是莽古爾泰的人馬,以及徐州衛和左衛的明軍。

素質的差距開始被拉了出來,徐州衛儘管一直跟著狗營操練,但練的幅度沒那麼大,平時也不會那麼勤快的剿匪,這次來的雖然不少都是在京城打過的老兵,但畢竟沒有狗營打的那麼激烈,原本大家在一起衝鋒,雖說也差一點,可畢竟還不太看得出來,眼下自己獨自抵擋辮子兵,立刻就變得分外顯眼,王堅也迅速看出了差距,只是卻無能為力。

遠處的宋慶也能看得出來,王堅和徐州衛那些弟兄已經盡力了,包括那些後來殺進去的關寧鐵騎,同樣也已經做到了極處,不是他們不夠努力,而是雙方差距太大,有些東西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也就別指望著能靠血勇之氣扳回來。

以弱勝強的戰例不是沒有,可實在太少,若是到處都是,那些戰例也不會被載入史冊,更多時候還是像如今這樣,一方已經盡力,卻倒在更強的另一方手下,宋慶勉強撐起身子,發現自己依然沒有恢復過來,哪怕只有五成水平,他都會毫不猶豫的衝上去,如今卻連這個水平都到不了,脫力這種事情,不是那麼一會兒就能恢復過來的。

可若是他不上去,王堅的人馬很快就會敗退下來,甚至會衝擊到他們這邊,到了那個時候,後金騎兵這麼一衝,做什麼也都晚了,如今上去好歹還能咋呼咋呼,若是多鐸和莽古爾泰被自己之前的威風所震懾,說不定還能扳回來,至少能打個平手,讓對方主動撤下去,多給自己一些喘息的時間,按照他自己的判斷,只要再有兩個時辰,他甚至敢直接追出去打。

正要起身的時候,胡捷卻突然從旁邊冒了出來,動作多少有些猥瑣,眼神卻絲毫沒有閃爍,似乎是有什麼心事,而且已經在心中決定好了,只是要來跟他說明而已,這種情況在胡捷身上出現,倒是很讓人意外的。

宋慶本來以為,胡捷是來找自己商議撤兵的事情,畢竟他的邳州衛實力最差,他本人膽子也不算大,如今打到這個局面想要撤兵很正常,宋慶雖說不打算走,卻也沒打算就此責怪他,怎麼說胡捷之前打的也算不錯,至少沒有拖後腿。

只是究竟要如何說服他繼續作戰,這卻是個問題,關鍵是現在這個時候根本不能撤,一旦撤退勢必前功盡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