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部分(第1/4頁)
章節報錯
與其去找宋慶,還不如去找趙滿熊。這才是正經負責狗營各項事務的人。
事實上,宋慶此時也真沒有時間去管這些東西,遵化城收復之後,徐州衛迅速開始打點行裝,其實就是將搜刮而來的東西全部轉運出去,這一趟大家收穫不少,不過還需要做最後一步,也就是把東西都給運出去。否則很有可能出現別的事情,比如說遭遇友軍打劫什麼的,這裡畢竟不是自家徐州地盤,天知道會有什麼變數,還是儘早把物資都運走為妙。
孫伯平非常在意這些事情,畢竟這次來遵化賺了不少,他身家正在成倍往上增長。因此這批財物絕對不能出事,好在宋慶自己也很在意這件事情,倒是不用他多說,直接領著狗營的精銳安排裝運,又讓趙滿熊在京城找熟人聯絡倉庫,先把東西在那邊放上一段時間。等到徐州衛回去的時候全部帶走,倒也算是個比較穩妥的方法。
宋慶當然更在乎這件事情,因為這次的總收入他可比孫伯平更多,雖然送出去了一半左右,可那都是分別給各位大人們的。均攤到每個人頭上,肯定比不了他自己留下的那一半。這些財貨都是回到徐州之後的立身之本,無論是私自擴軍,還是鑄造火器,打製兵甲,都離不開這筆銀子,因此他也不假手他人,直接自己頂了上去,安排各處人手進行收攏。
在遵化住了兩天,朝廷那邊派來接任的官員到了,這裡的屯駐的大軍們也終於結束了好日子,開始跟隨孫承宗撤回京城,不少人甚至已經開始琢磨,是不是該返回家鄉了,畢竟出來已經大半年,該做的事情全都做了,拿到朝廷供給的糧餉之後,也該回到那個闊別多日的家鄉,去看看自己的妻兒老小了,整個大營都瀰漫著這種溫馨的思想味道。
這個時候不會有人知道,己巳之變後從京城返回家鄉的明軍中,很大一部分後來要麼投奔了後金,要麼投奔了李闖,這些如今還在一起為大明而戰的同袍們,下一次再見面的時候,早已經物是人非。
陝軍無疑是最慘的,那地方原本就在鬧饑荒,從駐地出來勤王的時候糧餉就不足,到了京城之後,因為要用到他們打仗,所以雖然糧餉數量也是支應不全,但好歹還有的用,可等到打完仗之後,陝軍回陝的過程當中,卻發生了重大的糧荒,沿途各地州縣根本就不供應他們錢糧,走到一半便支撐不住,最後惹急了乾脆一鬨而散,只有少部分回到了陝西,很多人都當了土匪,到最後還有很大一部分被高闖收編,成為闖軍的骨幹力量,這就是那支入京陝軍的命運。
山東兵此時倒還不算太慘,儘管那地方也是連年鬧災,但終究還靠著海,又是孔孟之鄉,誰也不敢太過輕忽,可隨著孔有德那次吳橋兵變,山東的日子也開始不好過了,宋慶很想知道,那個跟他交情不錯的田英,最後會落到什麼結局。
此時孫元化應該已經就任登萊巡撫,孔有德,耿忠明,李九成和李應元等人也已經歸順了他,禍害們算是聚齊了,宋慶知道自己沒辦法阻止這件事情發生,他也沒打算阻止,不過如果在這裡面能夠佔些便宜,他倒是不會拒絕。
當然,如今說這些還太早了些,他現在最需要操心的依然是那筆財貨,好在這次大軍回京,徐州衛依然是單獨一營的,倒也沒有外人過來打攪,即便這樣宋慶還是不放心,又派出探馬四處巡查,不為尋找後金兵的殘餘力量,只為了防著各路友軍的黑吃黑,九十九拜都磕過了頭,就差如今這一哆嗦,他可不想在這種時候功虧一簣。
隊伍到達平谷的時候,宋慶再次見到了那位縣令,縣太爺也是滿面堆笑,一問才知道是因為徐州衛在周圍剿滅後金的時候,他錢糧供應的好,朝廷已經有嘉獎下來了,估計過不了多久就要升官,這倒是真讓宋慶有些意外,縣令也是才知道宋慶在京城時候的名聲,雙方互相恭喜了一下之後。徐州衛再次進入平谷,休息一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