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斑鳩寺事件(一)(第2/2頁)
章節報錯
為神道教代表。
佛教則是慧恩大法師,其師兄惠慈是聖德太子之師。他聲望在全國隆重,被推舉作為此次談判代表。
神道教與佛教最慘烈交鋒,當屬蘇我氏和物我氏兩大氏族權力傾軋。
扶桑部族制自古沿襲政治權杖,輔佐天皇,因掣肘巨大,天皇很容易就被架空權力成傀儡。
遂引進佛教以抗衡,這就是帝王平衡術,無中生有,給敵人制造對手。
佛教大盛,物我氏滅族,蘇我家一家掌權,又陷入權力的旋渦。
誰也不比誰高尚,都是架空皇室,但都打著保皇名義。
就像某些不要臉組織說為了民主自由、一切為了人民一樣,卻行得大肆斂財攬權之實。
其爵位世襲,財富福廕子孫,竟做起了皇帝夢。
物我氏目的是保住部族制,蘇我氏聰明,打著保皇暗地裡行部族制。
好比表面大行某個主義,其實質是另一種思想,要面子就說好聽點,叫修正主義。
人性貪婪,能禁自身慾望而為天下之公者,無不以聖人之姿出世。
那都不算人了,算神了,天有感人間災難不斷,故以降救民於水火。
非亡國滅族大難不出,時之恆久,千年難遇。
法隆寺(斑鳩寺)寶剎莊嚴,本是祥和寧靜之地,卻危機重重。
寺廟四門大街甲士戒嚴,整個區域森嚴壁壘。
一輛輛馬車緩緩從南大門進入,寺廟內寶塔雄偉肅穆,殿宇古樸典雅。
憧憧建築間古樹花草稀少,兼之青石鋪地,顯得很空曠。
白石道藤甲肅立,一位位氏族首腦在家奴攙扶下,走下馬車。
一群身著土黃僧袍和尚瞧著木魚,殿前插著粗如小手臂香火的大鼎冒著濃濃的黑煙。
“咚咚……”
悠揚鐘聲敲響,慧恩披著金縷袈裟,右手持著玄色法杖,走向前,面色莊嚴,單手掌印作揖。
“阿彌陀佛,諸位施主大駕光臨,貧僧不勝榮幸!”
“阿彌陀佛!”
佛教影響力很大,很多氏族跟著一樣回禮。
“請!”
惠恩換手持杖,伸手恭敬邀請。
“大師先請。”
諸首腦客氣推辭,惠恩三請諸腦不允後,也不再推辭,率先走上臺階。
亂世佛教發展的太快了,擁有的武裝已遠過任何一家勢力,故各家勢力均不敢出了頭。
進入玄色大殿,一股幽香襲來,五彩華蓋懸樑垂落,幡蓋陣陣浮動。
:()大唐貞觀小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