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眼見趙光義彈劾自己的心腹,趙德昭自是果斷的站出來為石韋出頭。

趙德昭的舉動,頗為石韋感到欣慰。

只是趙光義卻嘴角微微一揚,閃過一絲得意,似乎他等的就是德昭這句話。

當下他便向趙匡胤道:“皇兄,無憑無據,臣弟自然不會隨便參奏,臣有一人證,眼下就在殿外相候,請皇兄將其傳召進來,當面與石醫使對質便是。”

他還有人證?

石韋這下倒是有些好奇,想要看看是何人敢指證自己。

事到如今,趙匡胤也不好說什麼,只得下令將趙光義所說的人證傳入殿內。

過不得片刻,一名中年男子趨步入內。

當石韋看清那“人證”的面容時,不禁大吃一驚。

那人,竟然是徐弦!

“竟然是他……”本是一臉從容的石韋,臉上也不禁閃過些許震驚。

先前石韋曾誘騙李煜去斬殺徐弦,想借李煜之手除掉這個仇家。

只是後來石韋再打聽時,卻得知那徐弦事先收到風聲,連家都顧不得回,便是逃得不知所蹤。

當時在金陵的時候,石韋以為那徐弦害怕國亡後被自己報負,便隱姓埋名藏了起來,又或者,這姓徐的早已死在亂軍之中。

所以石韋在把徐常青幹掉之後,便沒再將徐弦放在心上。

石韋萬沒想到,這姓徐的不但幸運的存活下來,而且還能出現在大宋天子面前。

當徐弦從石韋身邊走過時,眼眸中瞬間閃過一絲恨意。

那般眼神,分明是對石韋的挑釁。

石韋猛然間想通了這件事的前因後果。

那徐弦定是逃出金陵城後,不甘心為此隱姓埋名,但又害怕露面之後,會遭到石韋的打擊。

這老小子出使過汴京,自然知道他石韋是二殿下的人,而且還是晉王的對頭。

便是因此,深諳官場之道的徐弦,就果斷的投奔了趙光義,試圖尋得趙光義的庇護。

而趙光義呢,正眼紅著石韋立功受獎,便正好藉著這徐弦這張牌來給他使絆子。

擁有著同樣的敵人,這二人自然是一拍即合。

“降臣徐弦,拜見陛下。”從石韋身邊走過的徐弦,不卑不亢的上前向天子見禮。

趙匡胤聽他自報家門,不禁奇道:“你就是李煜手下的名臣徐弦?”

趙光義對南唐瞭如指掌,徐弦作為李煜頭號重臣,趙匡胤焉能不知其名。

徐弦道:“正是微臣。”

趙匡胤神色愈奇,繼續問道:“李煜歸降之時,朕曾有旨,凡李煜之舊臣均量才錄用,似卿等大才,皆可入朝為官,那時不見你入朝,卻為何而今出現?”

“回皇兄,事情是這樣的。”趙光義當下便替徐弦解釋了一番。

他說這徐弦因是在李煜手下剛直不阿,得罪了不少人,金陵城破之後,只恐有仇家謀害,便只得隱姓埋名,悄悄的來到汴京。

抵達京城後,徐弦本想表明身份,面見天子,但又怕天子因他曾勸李煜不可投降,因此降罪於他,故而一直猶豫不決。

後來趙光義開府封中的人,無意中認出了徐弦,便將之請入晉王府中。

徐弦向趙光義表明了擔憂,趙光義便說天子乃聖明之主,絕不會降罪於他,故才勸動他出仕報效之心。

石韋當然知道趙光義是在說謊,但他此時卻沒有證據來當場揭穿。

趙匡胤聽罷,微微點頭,問道:“三弟,你方才說這徐卿是你指證石愛卿的人證,這又是為何?”

趙光義向徐弦使了個眼色。

徐弦遂上前一步,拱手道:“啟稟陛下,臣當年在偽唐為官時,曾奉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