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正式入丁氏旗下(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三天,公司作了人事調整,把中轉倉的楊心凌調入材料倉,跟著一凡和梁麗雅學習材料管理,由包裝車間的統計員溫蓉接管楊心凌在中轉倉的工作,原在包裝車間上班的生產部鍾春浩的妹妹鐘琴接任包裝車間的統計工作。
三月一日,一凡正式調離材料倉,材料倉庫由梁麗雅負總責,下轄不鏽鋼、鐵開料和銅門鉸開料兩車間,楊心凌協助她工作。
一凡正式加入丁氏旗下工作,成了公司編外的一名人員,受丁愛玲領導,吃在公司,住在丁愛玲租的那套房子。
一凡的工作範圍和職責是協助丁愛玲管理訂單內的公司生產的進度及質量跟蹤,與丁愛玲同在一個辦公室。
離開材料倉,一凡收拾自己私人物品時,梁麗雅偷偷地抹著淚水。
一凡知道她為自己再不能朝夕相處,離開而難過,他上前拍了拍她的後背說,還在公司,天天也能見面,有什麼值得難過的。
然後跟楊心凌握了握手說,希望你倆合作愉快,儘量降低廢品率,我會經常過來聊天的,沒事來辦公室坐坐。
一凡沒了退路,只能一心跟著丁愛玲打天下,即使前面是懸崖,深淵。
丁愛玲花了三十多萬買了一輛日本三鈴,跟公司孟總是同款車,沒什麼事,經常放在公司的車棚裡,買車的目的,一是為了方便在周圍辦事方便,二是為了接送她老爸來中山,因為每次來都要去廣州接他的,一凡既成了辦公室員工,又成了專職司機,丁愛玲的駕駛執照是新加坡的,在大陸不能開車。
一凡在公司裡,代表的是新加坡方,是合同中的甲方,說的話有絕對的權威性,但他必須把公司領導當領導,而且比原來還要更加尊重他們,這是處事之道。
不像丁愛玲,她可以對關於產品的事發表表絕對的意見,可以指責公司生產產品的不足,當然,關乎到產品質量問題的時候,一凡也同樣不會留半點情面。
對事不對人,端人碗服人管,這是做事的基本原則。
一凡成了一個孤獨的人,這種孤獨是工作上的孤獨,下完班大家象以前一樣,談天說地,說說笑笑,互相打鬧,尤其是公司的那些女同事更是無所顧忌地跟他開各種各樣的玩笑。
自從一凡幫丁愛玲做事之後,接觸最多的還是生產部的兩名統計員,周清華和那個新來的盧英,另外就是家在韶關的總質檢張林。
盧英是一凡去材料倉時新招進的人,接的也是一凡的班,是廣東茂名人,人長得很小巧,一副天真無邪的性格,笑點很低,淚點很高,稍微有點好笑的就笑得前俯後仰。
每天十點左右她們倆就會把前一天的生產進度送到一凡手上,其實一凡是不太管生產進度的,這個方面,只要看結果就行,反而質量方面經常會與張林碰頭,商討。
丁愛玲一天無所事事,基本來上班都是上午快下班的時候,在公司吃過午飯又回去休息,下午再來辦公室坐坐,問問一凡生產上的事。
晚上沒什麼事,一凡經常陪她上街溜達,想出去遠的地方,一凡開車一起出去,晚上一起回到租房的地方,像極了兩小夫妻。
苦就苦了一凡,沒有更多的時間去陪麥小寧和梁麗雅,兩個女人經常給一凡臉色看,搞得一凡心裡很不舒服,但每個星期,一凡還是會陪她們出去散散步,偶爾跟她倆睡在一塊,只是機會更少了。
一凡像陀螺一樣周旋於工作和幾個女人之間,有時覺得沒點意思。
這批訂單第一次出貨的當天,一凡整整忙了一天,各個訂單一個一個地對數,生怕哪個地方會出差錯。
雖然門鉸的材質只有不鏽鋼、鐵和銅,但論起產品型號卻有三四十種,從大小,厚薄,有沒軸承、多少個軸承,是砂光還是精光,電鍍材質是什麼,再加上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