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晚上聚會是前一天就說好了的。

一凡上午給了兩百塊錢叫麥小寧如果趕得及就中午去買菜,如果趕不及就下午下完班後一起去買,結果吃過午飯後,麥小寧叫一凡拿摩托車鑰匙,說是跟溫蓉一起去長洲市場買菜。

一凡早就教會麥小寧騎摩托車,有時出外面還是麥小寧帶自己,知道她的車技也不錯,交給她車鑰匙後,交代幾句注意安全之類的話,她騎著摩托車就走了。

麥小寧兩人買好菜後才中午一點半,把車鑰匙和菜放在一凡辦公室後就去了上班。

下午下完班後,麥小寧來提菜,丁愛玲帶著她們先去了租的地方,一凡直到六點多才回到那裡。

只見丁愛玲、楊珊和區可欣坐在客廳聊天、看電視,廚房裡只有麥小寧和溫蓉在一起做飯。

今天楊珊也來了,這是一凡沒有想到的,楊珊一改以前那種趾高氣揚的模樣,她深深知道,在公司裡做事是必須憑文化知識和工作水平的,想憑臉蛋在公司是幹不長久的,哪個公司都不養閒人,拿歌廳那種公主脾氣待人處事必然得不到好果子吃。

區可欣可以說是麥小寧的跟班,只要有麥小寧的地方,大多數她也在,如果不是她在玻璃廠工資待遇還好的話,她一定會追著麥小寧來東成公司上班。

六點半左右,菜就做好了,大多數菜是清淡的,只有一兩個放了辣椒,一凡知道這是麥小寧照顧丁愛玲不太吃辣。

看著滿滿的一大桌子菜,色香味俱全,大家的吃欲就引出來了。

區可欣開啟酒瓶,想給大家倒酒,一凡說,冰箱裡還有點米酒,弄熱來給丁小姐喝,大家一聽還有米酒,都想喝,知道一凡從家裡弄來的米酒很醇厚,可惜的是剩下不多,這樣其他人只好喝白酒,丁愛玲喝米酒。

飯間,丁愛玲說,明天是星期天,我們去哪裡玩吧。

麥小寧說,聽說梁啟超的故居在新會,讀書時讀到他寫的《少年中國說》總覺得他很偉大,去參觀他的故居,必定有不一樣的收穫。

區可欣說,她明天要加班,沒時間陪大家,其他人都說,好呀,難得有這麼好的機會,到新會路途也不遠。

丁愛玲說:\"是啊,在新加坡也讀過樑先生寫的《少年中國說》,雖然我不是中國人,但對他那種為民族大義著想,對少年中國的熱愛,想改變中國貧窮落後的現狀,激發中國人接受先進文化制度的思想還是相當佩服的。尤其是裡面“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這幾句話,不論放在哪個國家都適用,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

麥小寧聽丁愛玲說過後,思考了一番,整理一下言語說:“《少年中國說》是梁先生在被迫流亡日本,創辦了《清議報》,積極推動維新運動時寫的,說中國是一個正在成長的少年中國,梁先生懷著對少年中國的熱愛和期望,具有一腔強烈的進取精神。”

一凡端著酒杯站了起來說:“《少年中國說》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具有重要意義?。它不僅是對帝國主義汙衊的有力回應,也是對國內悲觀情緒的糾正,文章透過對比老年和少年,指出中國的前途是光明的,最終必將超越所謂的強國。

如今我們國家越來越富強,民族的覺醒力越來越大,來,為祖國的繁榮昌盛、偉大富強幹杯!”

大家在憂國憂民間,喝完了兩瓶白酒,吃完了桌上的菜,一致商量好明天上午九點半出發,去新會參觀梁啟超先生的故居。

梁啟超先生故居,位於廣東省新會市會城街道茶坑村中村二巷八號,建於晚清,是梁啟超先生童年接受啟蒙教育和少年時期成長生活的地方,是一幢古色古香的青磚土瓦平房,建築面積四百多平方米。

新會市古稱岡州,歷史悠久,南朝宋永初元年設立新會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