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凡回到東莞之後,基本就是和丁愛玲一起生活,兩人住在公司新裝修好的三室兩廳的地方,都覺得公司得儘快地完善起來,丁愛玲同意一凡提出的將公司的框架建立起來,尤其是在當地因為人生地不熟。

一凡提出要想及時地適應當地的環境,先招幾個當地的人負責後勤工作,一來很多事需要他們去處理,二來憑著兩人的精力和時間,許多事是沒辦法完成的。

一凡把心中的想法告訴她,說,後勤幾個主要的人員,讓村裡去選,這樣既照顧彼此的關係,又有當地人在公司,會少生許多事端。

於是兩人來到村部找林書記,林書記聽到一凡的來意之後,點點頭,表面上是一種一凡求他們辦事的樣子,實際上他也知道,一凡是給他面子,畢竟剛來這裡,拜拜地頭蛇也是應該的,林書記當時就答應了一凡的請求,而且請他們吃了一頓午飯。

按照村裡林書記推薦的人員,一凡與丁愛玲商量後,決定起用四人中的其中三位人員,一個男的,三十二歲,叫蔡興發,一凡心裡知道,他是林書記的外甥,任公司副總經理,暫時負責後勤工作,包括辦公室、門衛室、飲食住宿,對外事務聯絡;一個是剛從中專畢業的黃小媛,女,二十歲,是鎮裡書記的侄女,負責辦公室的具體事務和招工工作,協助副總蔡興發做好其他事務工作,他們兩人都是本地麻涌人,尤其是蔡興發是歐湧人,另一個是肇慶人,二十二歲,女,叫邱衛玲,是林書記遠嫁肇慶妹妹的女兒,負責財務室中的出納工作,他們上任之後,招收了一名保安,兩名廚師。

這批人,除了有關係之外,處理事情起來,再也不用一凡去出外,當地人不得不買林書記的面子,他們來上班,一凡也給他們比較高的工資待遇,一凡的想法是出錢買方便。

後勤人員框架基本組建完成,一個星期後,在一凡的面試中,招聘了兩名從東莞虎門有同行模具工作經驗的中年男人,兩人都是江蘇人,任命為許昌禮為模具車間主任,公司正式進入機器的除錯階段。

後來村委會主任又介紹了一個剛從廣州大學畢業,學金屬模具設計的李新,二十四歲,人很高,長得英俊,在一凡看來,他就是少了一份男子漢的氣概,留著長髮,但不流裡流氣,一凡知道,這是工科男的特色,他的設計水平還是不錯的。

麥小寧,楊珊在元月二日從中山東成辦好辭職來東莞,麥小寧協助一凡暫時負責生產工作,楊珊負責倉庫管理工作。

中層管理人員基本就緒,以後還得加人,但不能急。

一凡依然像原來一樣,監督東成公司完成最後一次訂單的進度和質量。

農曆的十二月十八,整整一年時間,當集裝箱裝完最後一木託貨後,一凡正式離開了東成公司,

那晚一凡聚集在中山的幾個熟悉的朋友吃了頓告別晚餐。

回頭望望東成公司,感慨萬千。

這裡是自己來廣東打工的第一站,在這裡結識了很多志趣相投的朋友,也得到過他們很多的幫助,大家彼此間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這份友誼比兄弟還鐵,後來大家有的來了東莞上班,有的去了其他地方,但彼此一直保持著聯絡。

晚餐中周清華和楊心凌說要抱抱一凡這個英俊帥氣的小老弟,徵得梁麗雅同意後,說著難捨難分的話,直到後來大家依然保持著聯絡,一凡把中山當成第二故鄉,不僅僅是因為梁麗雅在這裡,更多的是彼此間深厚的兄弟姐妹之情。

丁愛玲是農曆二十那天離開東莞的,前一天晚上,兩人躺在床上談了很多關於公司運作的事,一凡提出很多建議,她也覺得可行,尤其是說到最近幾天有一批從中山過來的熟練操作工時,丁愛玲特別地高興,摟著一凡的脖子親個不停,覺得一凡幫她太多了,把一切的問題都解決好了,那晚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