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小福利得人心(第1/3頁)
章節報錯
因覃飛的媽夏姨被一凡臨時調到梁麗雅家服侍梁麗雅母子倆,夏姨只是臨時管了一段時間的後勤工作,後續仍然在黃小媛在管,上次黃小媛談到後勤方面工作中的員工宿舍問題,如果再招員工的話,會出現較大的困難。
針對於辦公室主任黃小媛提出的員工宿舍有可能不夠住的問題,一凡召集副總蔡興發和黃小媛兩人開了一個小會,提出倉庫和銅鉸車間升層的建議。
倉庫和銅鉸車間共有面積七百二十個平方米,建設前後兩棟分別六米,中間留一條六米通道,共有二十八個帶衛生間的套間,每套間安排四個人住,可以安排在一百一十二個員工住宿,即使隔開一部分夫妻房,仍然而住下八十多人。
一凡建議升層結構為簡鋼結構,每間十二至十八平方左右,適住人群為中層管理人員或夫妻同在公司打工的員工,蔡興發和黃小媛表示贊同,並以決議的形式上報給丁總。
第二天,丁愛玲發來傳真,同意幾人的建議,並要求將預算報告儘快傳真給她。
一凡吩咐蔡興發找一家有鋼結構資質的施工隊伍,將預算報告做出來,幾天後蔡興發收到了預算報告,一凡和蔡興發兩人簽字後傳真給了新加坡,當天下午就得到了批覆,同意以包工包料的承包方式承建。
簡鋼結構的優點是建築成本低,建設時間短,隔斷自由,拆裝容易,缺點是隔音效果稍差,但這些不影響員工居住。
建設隊伍是位於麻涌鎮一家從事專業施工的鋼結構公司,他們資質高,工人配備齊,麻涌工業園中的很多標準廠房都是他們施工承建的,質量方面大可放心,一凡要求他們加班加點,儘量早點完工。
不到半個月時間就將這棟宿舍建設並裝修完成。
一凡要黃小媛統計好中層管理人員名單及夫妻在公司上班人員名單,在分配宿舍時,儘量管理人員和夫妻人員隔開居住。
不統計不知道,當黃小媛把統計表給一凡時,自己才知道在公司上班的夫妻有成十對,而且都是公司的中堅力量。
一凡在中山東成的時候就知道夫妻在外打工的不易,自己第一天來中山時就見證了夫妻和其他人混住在一起的尷尬,如果早知道有這麼多夫妻為公司作貢獻的話,早就著手建夫妻房了。
建夫妻房看起來事情是小,其實解決夫妻之間同居在一起的意義卻是很大的,一方面除了能維護公司公共秩序外,更樹立了員工愛廠如家的精神,員工覺得公司能想其所想,急其所急,從小事做起,更加能樹立了公司的公信力。
另一方面,改善中層管理人員的居住環境,讓他們更有精力去應付公司日常繁瑣的事務,增強了公司的凝聚力。
黃小媛按照一凡的指示,制定了詳細的住宿分配表,中層管理人員現在公司有二十二位,基本男女各佔一半,安排好他們之後,仍然還有一半的空房作為預備用房,這個權利一凡下放給黃小媛,畢竟她對這塊更熟悉。
在集體搬遷的那一天,住進這裡的人員個個喜逐顏開,都說公司為大家做了一份喜事、善事,但公司要求他們要做好用電安全的同時,特別要做好防火安全。
覃叔特意找到一凡,對他說,他這一舉動,不要說是私企,就是國企、央企都很難辦到。這種為員工所想的方法是企業改革的一種方向,也是把員工當自己家人看的一種態度,人心都是肉長的,往往員工得到一點小恩小惠,他們會記得一輩子,他們更會為公司盡心盡力地工作。
自從公司開工以來已經差不多有八個月了,在八個月的生產過程之中,公司每月的純利潤相當可觀,丁總和丁愛玲放心讓一凡去折騰,他們也知道一凡有這個能力去領導和經營好這家公司,很多政策和制度制訂方面大膽放權,公司成了一凡自由搏擊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