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近江,我們來了(第1/3頁)
章節報錯
如果一個人在別人眼裡不顯得那麼地聰明,那麼他可能已經相當地狡猾了,李晨風就是這樣一個例子。
他虛心地把自己從楊銳的北大生物實驗室裡得到的結論告訴了與會的人,以一種對先進科技不熟悉並毫無把握的態度,因為闡述自己陌生的領域忙於語言的組織而導致說話斷斷續續,表示他對章天橋發言的附議,給出了更為明確的解釋,作為認為“蝴蝶”不大可能就在近江的佐證,供大家在發言時作為參考意見,同時還要裝作我和章天橋對此也並不知情的樣子,還懊惱地表示因為以前實驗室那邊一直沒有什麼進展所以一時忘記向大家進行通報,而白斯文也連忙表示這其實沒有什麼關係,在適當的時候也應和著李晨風表示自己對生物科技具有著同樣淺薄的見識。
不講政治的特工不會是一個好的情報工作者,分別代表著黨政系統或者在顧委的老一輩和當權首長的兩個人,在我們工作任務如此敏感的專案小組裡搭班子,身為一把手的李晨風有時候不得不壓著白斯文一點。我們不知道會有哪些首長看過所有來信的內容,但是即使作為一位情報新人,我從“蝴蝶”來信的言辭和語氣判斷,對未來的政治風向感覺也很不好,並且不難看出“蝴蝶”對一些時間段和問題的故意迴避,但這樣的欲蓋彌彰並不能讓任何有一點政治嗅覺的人不得出這樣的結論,未來的政局會有大震『蕩』!
其中,最大的漏洞就是,如果我們相信了不遠的將來蘇修會紅旗落地的這一事實,東部歐洲發生鉅變,整個布林什維克陣營都陷入了最大的低『潮』,剩下的社會主義國家寥寥無幾,在這樣改變世界格局結束冷戰驚天動地的歷史時刻,作為其中的第二大國,我們是怎麼生存下來,付出了什麼樣的巨大的代價,信裡都沒有做任何的交代,對照我們黨的發展過程其深層原因不能不讓人深思。
當然,現在因為那些年留下的深刻教訓讓大家都害怕歷史會再次重演,所以在黨內團結民主鬥而不破的主要格局已經形成,國家也正在艱難地從以前的以鬥爭為綱向經濟發展為中心轉型,作為向不同利益的部門單位負責的正副職,意見不一致是尋常的事情,但誰都不敢拿工作來開玩笑。李晨風很老練,在白斯文得到授權了的情況下,他就必須並願意讓出相應的權力,因為這權力是組織上所授予的,不能以個人的意志所左右,所以,他開始悄悄地轉變著自己對白斯文的態度,同時以降低自己的政治姿態的方式在我們面前幫助白斯文樹立新的形象。
我從側面觀察著白斯文,這也是一位老情報了,既然“蝴蝶”不大可能待在近江的話,那麼這封直指我們要害的電報發出來的動機就更加增添了大家對此的擔心了,是機會還是陷阱,會是什麼人出於什麼原因採取了哪些行動又是想要達到什麼目的才會拍出這樣一封電報呢?只見他眉頭緊鎖,認真分析著,作為組裡唯一的一位副組長,他應該要方方面面的意見都考慮到並提出自己的意見,最後供李晨風來拍板。
黨委拍板,『政府』做事。現在剛拿到授權看到的第一封“蝴蝶”來信就是這樣一封內容要命的電報,一下子也把白斯文給難住了,他必須要在這次行動中抓住機會有所表現,這牽涉到組裡的權力分配甚至牽涉到上層,非常地微妙。
陳觀水對情況不瞭解,林千軍的發言又被李晨風和章天橋打了扁擔,尋找“蝴蝶”始終是小組工作的第一要務,現在問題擺在了眼前,下一步該怎麼辦?萬一行差踏錯他也不可能擺脫干係。白斯文摘下眼鏡,順勢用那隻手的手背擦了擦額頭,抬起頭來確實滿臉的堅決和自信。
“我建議由我先帶一個組馬上過去,先不驚動閩省的同志,秘密把情況調查清楚,至少要先接觸到這位給我們發電報的所謂的機械廠沐方再說。為了穩妥起見,同時也要請各相關單位的同志配合,把閩省的整個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