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清源軍與占城稻(第2/4頁)
章節報錯
才是忠義之士該做的事情!”
張鉊大加讚歎,同時心裡極度鄙夷李璟。攻滅敵國之後,竟然連敵國公主這麼重要的戰利品都不帶走,能成個什麼大事。
“臣替父親謝聖人誇獎。”說著留紹基拿出一份密信親手交給張鉊。
“年前聖人命臣父親去南海占城國尋找高產稻米,現在已經有些眉目了。”
“哦!泉州現在就有跑南海的海商了嗎?”張鉊大喜過望,立刻接過表章細細讀了起來。
留從效在信中說道,他去年十二月遣清源軍水軍都頭,親侄子留紹全率精銳水軍百人,在大海商林阿居的帶領下,前往占城尋找稻種。
五月,留紹全乘船順風而歸,帶回稻種二十石。
雖然留紹基啟程時,種下的稻子還未成熟,但據有經驗的老農說,只看長勢和接穗的模樣,應該比閩地的稻種產量要高。
留從效當即又命留紹全再率精銳水手,逆風想法出海。
這次準備帶回五十石,將分別試種於上等水田,中等水澆田和下等旱田中。
等他兩次種植的畝產資料統計清楚後,就立刻將種植之法和稻種,一併上交朝廷。
張鉊大喜過望,本來他的預計,留從效能給他把占城稻的稻種弄來就不錯了,張鉊是準備自己來試種的,但沒想到留從效如此細心,已經開始試種了。
這樣一來的話,占城稻的推廣,又可以大大朝前推一步了。
如今正是百廢待興的時候,大唐鼎盛時期的八千萬人口到現在不過剩下二千一二百萬,而要夏君夷民拓展生存空間,二千多萬人根本不夠,這點人,連本土都填不滿。
所以在未來的二三十年,一定是本土人口急速爆炸式增長的時代。
這個時候的人本來就視多子多孫為福,加上張鉊肯定會大力助增,因此急需一種高產的糧食來負擔人口增長的需求。
現階段能選擇的,就只有耐旱的占城稻和可以在沼澤地區生長的黃穰稻,其中尤以占城稻最為重要。
想到這些,張鉊滿意的拍了拍留紹基的肩膀,“回去告訴你父親,讓他不要有負擔,好好幹。
漳泉二州屬於國家之地,未來肯定是要收回的,但爾父忠義知恩,勤儉愛民,未來定是朝廷棟樑,就是宰相之位也未必不可能。
若是故土難離,也可以讓子孫在泉州做官嘛!”
留紹基噗通一聲就跪了下去,張鉊這番話可以稱得上推心置腹了,而且還破天荒的允許留家子弟未來可以繼續在泉州做官。
這雖然割據之主的位子沒了,留家未來仍然可以成為泉州說一不二的豪門。
“臣回去之後,一定將聖人的話一字不漏轉達給臣父,留氏全族,清源軍兩州一十四縣百姓,日夜都期盼能聆聽聖音。”
張鉊又親手把留紹基扶了起來,“朕對有功之臣,從不吝嗇高官厚祿。
民以食為天,占城稻關係天下民生,一定要當成全清源軍最重要的事情來辦,事成,朕與天下百姓,都要承你們留氏的恩情。”
聽到張鉊這麼說,剛被張鉊扶起來的留紹基又噗通一聲跪下了。
這份恩情,他們留氏可承受不住,因為這玩意,是皇帝先提起的,他們不過是執行者。
你這就敢把皇帝功勞據為己有,那不是找死嘛!
於是留紹基在地上飛快的回答道:“萬里之外有占城稻搞,實乃聖人慧眼識珠發現。
清源軍地處東海,易受早旱襲擾,若得占城稻抗早旱,當可活人無數。
是以此非是我留氏的功勞,而是聖人給清源軍百姓和天下生民的大恩澤。”
這話說的,正合我張聖人心意,情不自禁的大笑三聲,對留紹基也很滿意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