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老子要當天可汗(第3/4頁)
章節報錯
和稅收政策支援,土地是不缺的。
“說得好,朕正是需要這樣的赤子。”張鉊伸手,親自把耶律敵輦拉了起來。
“朕與諸位,漢與契丹,本無深仇大恨。
爾等祖輩自北朝高齊開始,就與大朝交往,若不是燕賊禍亂國家,咱們早就是一家人了。
昔年後朝武帝與昇天皇帝約為兄弟,朕也曾與厲皇帝約為兄弟,就是明證。
這幾年相爭,實不過是厲皇帝慾壑難填,全有遼地,得了燕雲,還不知足,非要入中原來逞兇,朕迫不得已才興兵討伐。
今厲皇帝等已經作古,述律平也已授首,人死賬消,仇怨都已終結。
敵輦、德降,你們可以放心為新朝效力,也可以告訴其他契丹、奚等各部百姓。
只要不在與大周為敵,儘可以放心回來,朕金口玉言,絕不再追究以前之事,朝廷也會待契丹等族與漢人無二。”
張鉊的話說的情真意切,而且他也確實是這麼想的。
耶律敵輦、蕭思溫等人極為感動,同時心裡的大石頭也終於落了地。
張鉊說的這些話,只要有一半能落實,那麼他們這些契丹、奚等族,就還是可以生存下去的。
至少他們這些上層,還是可以到新朝來做官,像原本那樣高高在上不行,但小富小貴還是有保障的。
送走了耶律敵輦、蕭思溫等人,張鉊又將敵烈八部的酋首全部召了進來。
不過現在沒有八部首領了,因為缽裡乙已經被殺,另外有一部首領在戰場上被殺,還有兩部失蹤,所以跪拜在張鉊身前的只是敵烈八部首領中的四部。
對於這些傢伙,張鉊可就沒什麼好臉色了。
剛才之所以要對耶律敵輦、蕭思溫等人好言撫慰,因為這些人說是塞外胡人,但實際上思維方式跟漢人已經沒什麼區別。
耶律敵輦和蕭思溫都是讀儒家經典的學問人,兩人都有漢地文化人特有的象徵,他們都有字,同時也還能做幾句打油詩。
這樣的人,應該把他們當做南唐、南漢治下的漢臣一樣,所以張鉊才好言撫慰。
對方也能明白這是在施恩,知道張鉊這樣的帝王做出這樣的承諾,有多不容易,不會把這認為是張鉊的軟弱。
但要是張鉊對敵烈八部這樣真正的草原豪酋,說剛才那樣的話,那他們現在雖然覺得受到了優待,但等張鉊一走,立刻就會覺得是張鉊有求於他們,才不得不那麼做。
沒被打疼,心裡就會不由自主的冒出自立的念頭。
所謂畏威而不懷德,大致就是如此了。
所以張鉊一看到他們進來,那是厲聲責罵,從信仰到人品再到行為,把他們罵的狗血淋頭。
同時面對現在的局面,張鉊直接就將敵烈八部縮減為了四部。
被分出去的四部,直接成為了張鉊的直屬,暫且交由第一個投靠的拔野古斯統領,也不稱敵烈人了,而是稱為烏都奇親衛千戶。
烏都奇是突厥語,意思是大腿或者大腿骨,用這個詞做部族的名字,跟漢語中肱股之臣的意思差不多。
敵烈四部的首領沉默了片刻,他們意識到了,張鉊這是要在敵烈八部中間製造分裂,
呃,也不叫分裂,而是在敵烈八部中生造出一票人上人。
可以想象,以後在本來基本是個整體的八部中,烏都奇親衛千戶的牧民,一定會凌駕於其他四部之上,最肥美的草場,最好的賞賜,都會屬於烏都奇親衛千戶。
過些年,這些得了好處的牧民,就不會是敵烈人了,而是會成為烏都奇人。
到時候他們其他四部要背叛無上天之前,恐怕先得掂量掂量一下,打不過打的過這些忠於無上天的烏都奇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