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豬隊友,不可靠(第2/3頁)
章節報錯
,造反這麼要照顧各方勢力的複雜活動,他根本玩不轉。
安從進更是眼高手低,準備六七年,鬧出的動靜還不如臨時起意的張從賓。
楊光遠更是難以成事。
張昭唯一從安重榮造反的事蹟中,看到了一樣東西,那就是天子的大義,是真有用!
哪怕在五代,那怕是石敬瑭這樣的兒皇帝,仍然能讓天下大多數人支援他,沒有選擇與安重榮一起造反,高從誨和馬希範這樣的國主,也能聽從調動。
張昭現在身負歸國大義,要是有搞頭也不妨一試,但安重榮這種鬧著玩的程度,那他就不參與了。
不過倒是可以藉著這個機會,先搞定定難軍李家。
“你即刻起身,速去東京,一是將裴遠家卷接到涼州,再就是密切關注劉知遠此人的動向,若是石敬瑭將劉知遠放回了太原,立刻八百里飛馬來報!”
張昭想了一會,先開始吩咐張烈成,安重榮造反最大的受益者,恰恰就是劉知遠,原本被石敬瑭猜忌的他,借勢回到了太原。
但張昭來了之後,很多情況都有所改變,石敬瑭的實力,實際上是有增強的,萬一他不放劉知遠回太原,那說不定也有搞頭。
所以,張昭也沒有一口回絕,而是再次召見安重榮的假子,表達了對於石敬瑭父事契丹的不滿,雖然沒說一定起兵,但贊成的意思很明顯了。
不過轉頭,張昭就另派密使前往原州,告知原州刺史劉再升,讓他加大滲透慶州党項的力度,挑起歸義軍與定難軍李家的矛盾。
如果石敬瑭不放劉知遠去太原,白承福跟著安重榮起兵,時間線已經被改變。
那張昭乾脆就派軍東進秦州和原州,一旦石敬瑭在鄴都戰敗,馬上就進兵控制關中。
如果石敬瑭放劉知遠去太原,安重榮等迅速被平定,他就與定難軍李家開打,等石敬瑭搞定安重榮,那他也差不多搞定了李彝殷。
。。。。
東京開封府,石敬瑭卻不像張昭想的那樣,一心想要解決安重榮。
實際上,石敬瑭對於安重榮上奏所說,還是有些心動的。
雖然安重榮罵他父事契丹,此晉萬世之恥也,但這份上書並未說要造反,安重榮一直表達的,是要替石敬瑭對抗契丹。
此時正好被割讓的朔州節度副使趙崇起兵驅逐契丹兵馬,加上耶律德光一直輕慢石敬瑭,甚至讓他把安重榮交給契丹人,這讓石敬瑭感覺格外窩火。
兒皇帝,也不是沒有脾氣的,在石敬瑭的認知中,他父事契丹不過是在學越王勾踐,並不是真的甘心當兒皇帝。
所以石敬瑭雖然擔心安重榮想以抗契丹之名,割據河北,但內心深處還是想試一試。
哪怕失敗了,讓安重榮打擊下契丹人的囂張氣焰,那也是不錯的。
不過就在此時,遠在兗州的桑維翰,連夜上的密疏也到了。
桑維翰在今年年初,被外放為兗州泰寧軍節度使。
這別人外放,那是好事,可以佔據一方當土霸王,但桑維翰不行。
他一個文人,根本搞不定當地的牙兵,說是節度使,跟被軟禁差不多。
造成桑維翰被外放的原因,表面上看是他和楊光遠矛盾太大,石敬瑭害怕得罪楊光遠,所以選擇了外放桑維翰。
但實際上不是,因為楊光遠也在稍後去了青州做平盧節度使,桑維翰卻並未被召回,躲避楊光遠的理由並不成立。
這其實是石敬瑭有意在疏遠桑維翰,父事契丹、出賣燕雲十六州,都是桑維翰給石敬瑭出的主意,當時石敬瑭為了保命,那是千肯萬肯。
但現在屁股下面的位置有些穩當了,石敬瑭心裡也覺得,當初給契丹給的太多,搞得他現在人人鄙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