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

兩千奉天軍勇士和一千于闐宮衛,加上順義左軍三千多人,以及護聞城的一千多土豪子弟,總共八千餘人把四萬多夏希王朝士兵圍住團團攻打。

而且是沒什麼章法戰鬥,完全靠的是個人的勇武,以至於這場戰鬥中,湧現出了一大批的萬人敵猛將。

馬殺才三百人擊潰三千步兵,蠻熊一人幹崩潰了一個百人隊的長矛手,山豬兒手持雙刀,從右殺到左,直接擊穿了夏希人的軍陣等等。

戰鬥持續了大約半個時辰,四萬夏希軍隊徹底崩潰,丟盔棄甲,四散而逃計程車兵漫山遍野都是,也有些跑不動的,乾脆就雙膝下跪並把頭處在泥地裡,表示臣服。

唯一還儲存著一定建制的,就是山丘處以夏希王太子為首的一千多剎帝利重騎兵。

這支重騎兵可真不錯啊!張昭看得口水嘩嘩的。

當然不是因為這些夏希剎帝利重騎兵有多麼勇武,甲冑或者武器有多精良,而是他們胯下的戰馬。

這些馬兒身材修長,體型流暢,前腿內側肌肉呈明顯的倒三角形,充滿了力量的美感。

額頭寬闊光亮,鼻孔飽滿豐潤,眼神中閃爍著代表智慧的光芒,不是那種尋常牲畜傻呆呆的目光。

最為奇特的他們的耳朵,耳尖內部朝中間翻轉,幾乎能直立於頭部。

有些馬兒的兩隻耳朵尖還能相互觸碰到一起,形成一個特別可愛的心型,後世把他們稱為會比心的馬兒。

這就是著名的印度馬瓦里馬,在中國則以天竺折耳馬的名號廣為流傳。

這種馬兒,爆發力和耐力都剛好處於一個完美的平衡點上,長相俊美,氣質優雅。

不管是作為輕騎兵坐騎長途奔襲,還是作為重騎兵坐騎爆發衝擊,都非常優秀。

或許它在長途奔襲上差了蒙古馬很多,衝擊力上也遜色於汗血寶馬,但是它好就好在,這兩樣優勢它都有,雖然不是最出眾的,但夠用。

這就可以了啊!良好的適配性,決定了它可以大規模的裝備。

何況目前在中原五代,是沒有多少漢血馬這種戰馬的,折耳馬爆發力弱於汗血寶馬,但絕對強於中原五代的戰馬。

同時折耳馬還有一項是張昭最為看中的,那就是折耳馬沒有漢血馬那麼嬌貴。

這玩意生長在天竺這種地方,尤其耐熱,加上抗病性高,好養活,簡直就是張大王的夢中情馬。

“天策,過去告訴他們,交出所有的馬瓦里馬,不管是種馬、母馬還是小馬駒子都交出來,老子就大發慈悲,只要他們的家產,不要他們的命!”

張昭興奮地都開始蒼蠅搓手了,開伯爾山口中,摩達波羅的騎兵隊伍中沒有發現多少折耳馬,搞得張昭還以為這個時代折耳馬還沒出現呢,沒想到在這裡看到了。

不過對面也就是幾百匹的樣子,看來和可能是目前折耳馬的種群還不大,天竺人自己都還有些捨不得大規模裝備使用。

張大王猜的沒錯,目前的折耳馬在印度也是極為珍貴的寶馬。

基本是貴族們用來狩獵野豬和進行一種類似打馬球運動用的,根本沒怎麼裝備到戰場上,都被婆羅門和剎帝利們用來彰顯逼格和炫耀了。

“大王好眼光,那些馬兒真是好馬!”郭天策大喜的馳馬跑了過去,他要親自去勸降一波。

不過喜滋滋跑過去的郭天策收穫的不是納頭就拜,而是一陣蒼涼而悠揚的號角聲。

小書亭

在號角聲中,大約六百騎夏希王朝剎帝利重騎兵排成了鋒矢陣。

他們著好了鐵甲,慢條斯理戴好了兜鍪,每個人都披了一件顏色豔麗的斗篷,號角聲,就像是在對張昭發起挑戰一樣。

“咦?”張大王驚訝的出了聲,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