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皇上的想法很簡單,他肯定想把太原、晉陽等地牢牢的控制在自己的手裡,沒有哪一個合格的帝王,無對權力有著極強的慾望。他也是如此,在他心裡,他是天下之主,理應掌控天下,以前他就是這麼做的,現在也想這麼做。可是他自己也清楚的知道,近年來,由於年老體衰,自己對朝廷的掌控力度在變弱,再加上前幾年頻發各種自然災害,積累多年的國庫,一下子就被折騰的差不多了。本想著,再好好經營幾年,一切就都好了,可是天不遂人願,突厥人本著趁你病要你命的原則。趁著大周忙於治理各種災害,於是對大周大舉用兵。一時間北部邊疆硝煙四起,造成大周內憂外患,國庫空虛不已,短短几年的時間,大周的國力就直線下降了。而突厥人更是囂張跋扈,不斷加強對大周的用兵。每年都要在邊境上騷擾一番。沒辦法,朝廷只能增加兵力,並分封藩王,全力抵抗突厥人的進攻。同時也讓百姓們看到大周皇室的態度。大周的每一寸土地都沒有多餘的。對於李玉青,他當時是沒有任何想法的,就是想著給天下人看看:你們看看,朕把自己的兒子都安排來守衛邊疆了,我大周誓與突厥勢不兩立。水火不容。不曾想,他一貫看不上的兒子,在幽州反而治理的風生水起。不但擊退了前來犯邊的突厥人。取得一次又一次的勝利。而且還能夠主動出擊,不斷深入草原,給突厥人以沉重打擊。這可給他出了一口惡氣。進而又收復了被突厥人攻陷的三晉大地的南部,現如今,又收復了太原晉陽等地。儼然成了大周北部的強力屏障。整個幽州也被治理的井井有條,一派政通人和,百業具興的景象。

現如今,對於太原晉陽等地,他有心收入中央管理,可是經過實地考察和朝堂之上的議論就可以看出,現在的朝廷對於管轄太原晉陽等地已經有心無力了。即便強行收歸中央管轄,可如今面對突厥人的虎視眈眈,朝廷還有足夠的兵力,財力、人力守住嗎?太原晉陽等地,從大周丟失以後,皇上就覺得顏面掃地,臉上無光,不知道該怎麼面對列祖列宗。將來史書上也不知道怎麼記載自己,他自己可是知道,對於任何一個帝王來說,開疆擴土是目標,守土有責,這是最基本的,要是在自己手上,丟失了祖宗留下來的土地,無論你有多麼大的豐功偉績,也掩飾不了你丟失土地的責任。也抹不去這個歷史的汙點。為此這次李玉青把太原晉陽等地收復以後,他內心還是很激動的,畢竟是李玉青幫他洗刷了這個恥辱,雖然不是他直接參與的,但是李玉青畢竟是他的兒子,是他的臣子,無論是作為他老子,還是作為皇上,臉面上都是有光的。所以從他自己內心來說,是打心裡感謝李玉青的。

現在朝廷無力管轄太原晉陽等地,交給李玉青管理,也是一個沒有辦法的選擇,兩權相害取其輕,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朝堂上討論了許久,皇上這個時候從自己的思緒中回過神來,然後擺擺手說道:“歷史不能重演,悲劇不要再發生了,太原晉陽等地依然是我大周的國土,那裡的子民依然是朕的子民。朕不想再讓突厥人魚肉他們了,現在朝廷有心無力,交給康王管理,也是無奈之舉。至少他還是朕的兒子,還是我大周的臣子。”

眾人看皇上變態了,都不再言語了,也知道這個辦法也是唯一一個可行的辦法,只是誰都不想承擔這個責任,現在皇上說出來了,也讓一眾大臣們喘了口氣。

隨後皇上話鋒一轉說道:“你們當中也有許多人實際考察過了,康王也多次上書請求支援,這個你們怎麼看?”

皇上這樣一說,大臣就知道什麼意思了,這是戶部尚書說道:“現在國庫雖然有部分結餘,但是大多都有用處的,所以給康王的支援也是有限的,最主要的還得靠他自己想辦法解決了。我等也是愛莫能助啊。”

眾大臣連忙跟著說道:“尚書大人說的對啊,是這個理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