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猛虎出籠(第1/2頁)
章節報錯
西京洛陽與荊州之間相距甚遠,足有一千多里之遙。若是朝廷的八百里加急公文傳遞,憑藉其特殊待遇和高效機制,大約只需一天半左右便能抵達目的地。
然而,喬峰等一眾江湖人士可沒有這般待遇和條件。即便他們擁有馬匹作為代步工具,但也絕無可能像朝廷那般不顧一切地疾馳狂奔。
通常情況下,那令人矚目的八百里加急,每隔二三十里路便需前往驛站更換新的馬匹。這種頻繁的更替完全不顧及馬匹的生死存亡,只為追求速度至上。
須知在中國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除去元朝這個特例之外,其餘無論哪一個朝代,馬匹都堪稱重要而稀缺的資源。
丐幫眾人身為江湖中的一份子,且從“丐幫”這一名稱便可推斷出,該幫派的經濟狀況並不寬裕。
眾多幫眾往往只能依靠自身的雙腿來闖蕩江湖。吳長老等人自然也未能倖免於此。
此次,吳長老是肩負著回洛陽向幫主彙報工作的重任踏上行程的。除了他本人之外,同行的還有另外兩名幫中兄弟。
於是,當他們啟程前往洛陽時共有三人結伴而行;待到回程之時,由於喬峰的加入,隊伍人數增至四人一同返回荊州。
儘管喬峰與吳長老二人皆具備相當不俗的腳力,但吳長老那兩名手下的表現卻差強人意。
此二人不過是僅對些許拳腳功夫略有涉獵罷了,其武功水平著實普通得很。
正因如此,這四人返程時的行進速度自然快不起來。每日行程約莫百十里路之後,他們便會尋覓一處合適之地稍作休憩,以緩解旅途疲勞。
值得一提的是,吳長老及其兩位隨從皆是闖蕩江湖已久的老手,對於每日應於何處停歇、何處前行較為安全可謂心知肚明。
故而,在這一路之上,喬峰等四人並未遭遇任何所謂的綠林好漢之流。
隨著幾日來的朝夕相處以及交談甚歡,喬峰逐漸瞭解到吳長老的這兩名手下,一個喚作李田,另一個則名為馬二。
此二人均已跟隨吳長老歷經多年風雨滄桑,時間之久足以見證他們與吳長老之間深厚的情誼和默契。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他倆堪稱吳長老的心腹愛將,深得其信任與器重。
也正因如此,透過與吳長老及其心腹的頻繁且深入的交談互動,喬峰對於丐幫如今的整體局勢逐漸有了更為清晰明確的認識。
原來,在丐幫幫主之下,共設有八大要職:其一為副幫主,地位僅次於幫主;
其二為傳功長老,肩負著傳承丐幫武功精髓之重任;
其三乃執法長老,負責維護幫規戒律以及處理內部糾紛事宜;
其四便是那四位護法長老,分別守護著丐幫的四方安寧。
而這八位高層人物共同構成了丐幫的核心決策層,掌控著整個幫派的發展方向及重大事務。
再往下看,則是分佈於各地的眾多分舵舵主。
這些舵主皆為丐幫中的八袋弟子,其實力不容小覷,他們就如同丐幫的封疆大吏一般,各自鎮守一方,管理著當地的丐幫事務。
其中,那位日後將會成為馬伕人姦夫之一的“十全秀才”全冠清,此時或許尚未登上大智分舵舵主之位,說不定正蟄伏於某個不起眼的小分舵之中默默等待時機呢!
至於那些普通的丐幫弟子們,則按照所繫袋子數量的不同分為一至七袋。
而尚未獲得袋子的成員,則只能算作丐幫的准入門人員,尚需經過一系列考驗方可正式加入這個龐大的江湖組織。
據喬峰瞭解,在丐幫這個龐大的組織當中,其內部的階級劃分竟是透過身上所攜帶袋子的數量來體現的!
那身掛九個袋子之人,便是丐幫位高權重的長老;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