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難料。我看這樣,不如你我比試一場,如果你勝我一籌,我們師兄妹立刻走人 ,不插手此事!”

原來這兩位的父親不是一般人,是十多年前在揚州舉兵討伐武則天的李敬業和駱賓王。李敬業是赫赫有名的大唐開國功臣徐績的嫡長孫,駱賓王是唐初著名的詩人之一。十多年前,武則天廢了她三兒子李顯的帝位,把新立的四兒子李旦軟禁。武則天又派人害死了已經被廢的前太子、她的二兒子李賢,臨朝稱制,準備篡位。

李敬業對武則天謀朝篡逆的行徑恨之入骨,即在揚州舉兵造反。李敬業的知己駱賓王趕到揚州相助,替他寫下流傳千古的檄文《討武氏檄文》。駱賓王在檄文裡把武則天罵得狗血淋頭,武則天讀了都驚歎於駱賓王的文采。可惜李敬業的軍事能力沒有他爺爺那樣厲害,最終兵敗,李敬業和駱賓王被殺。

揚州兵敗時,徐志唐和駱思唐還年幼,在雁蕩山上學藝。近年藝成下山,兩人就聯合其父的舊部,一直找機會報仇。一個月前,徐志唐得到訊息,武則天微服出巡到了荊州,就帶著駱思唐和舊部趕赴荊州。他師妹東方杏兒也糾纏著要一起去,他拗不過任性的杏兒,只得帶上了她。

徐志唐等人趕到荊州後,從荊州衙門裡的官吏得知訊息,武則天前一日就已經出城。徐志唐等人當即追趕,在八嶺山發現武則天一行人去了當陽。徐志唐和駱思唐商量了一下,決定在武則天等人過了金家湖,再出來攔截。如此一來,武則天自然不能逃脫。

飛雲一向很敬重敬業和駱賓王兩人,自然不願意和他們的後人為敵。飛雲提出比試的方法,想避免因為混戰而造成的死傷。畢竟一旦陷入混戰,徐志唐等人為了報血海深仇,必然以死相拼。為保護武則天的安全,飛雲等就無法控制住局面。

:()風雲武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