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跑?晚了…”看著騎馬而來的塞克圖.西露吶,朱河嘴角微微一笑,語氣中不由得輕蔑的說道。

“兄弟們,把那兩個韃子打下來,不要讓他們就這麼跑了。”

“是,班長…”埋伏的剿匪軍們連聲應下,數支火槍同時瞄準了塞克圖.西露吶所乘坐的馬匹開火。

“啪…啪…”

塞克圖.西露吶接上扎庫塔.洪軋還沒跑多遠,槍聲再次響起。

“嘶…噫…”

塞克圖.西露吶坐下的馬匹不幸被剿匪軍射出的槍彈擊中大腿。馬兒吃疼,直接跪倒在地上嘶叫著。

馬匹承坐兩個人本來就吃了,如今馬腿受傷了更是無力支援。此時,馬背上坐著的兩人直接被甩了出去,摔得一個頭暈腦旋。

“哈哈…好樣的。韃子打下來了,弟兄們準備好了跟我上。”看著被甩下馬的塞克圖.西露吶跟扎庫塔.洪軋,朱河心情大好的笑道。

“都注意了,前面的這韃子都是兇狠的角色,能俘虜就俘虜,不能俘虜的就立馬殺了。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安全,都聽清楚了沒有。”

“是,班長…”

“班長放心,剛剛我就對在這些嘰哇鬼叫的韃子不爽了。他們要老實還好,要敢不老實,我立馬送他們去閻王爺那去報到。”

“好,警惕周圍,三三分組前進。”朱河下達命令道。

“是…”

……………

徐州城,城高二丈三,底寬亦為二丈三。城牆頂有道,寬一丈一。城牆呈梯形,以磚石壘砌,周長九里餘。

清康熙七年,郯城地震,波及徐州,全城毀。

如今的徐州城是清庭沿襲明城牆城基重建,歷經五十六年才重建完的原城。

徐州城設有四門:東曰河清門,西曰通汴門,南曰奎光門,北曰武安門。城外環以護城河,深寬各三丈許。

徐州城內以徐州府衙和鼓樓為中心,以府衙三堂相重的軸線向南延伸,出府衙是為鼓樓大街、向南延伸是為南門大街,這是全城的一條中軸線,由軸線向東向西各排列三條大街與軸線相垂交。

此外在軸線西邊還有一條與之相平行的北門大街,從而構成全城路網格局,在這個路網上分佈著衙、署、官、院、廟等公建。

南門大街則是商街大街,店鋪林立。城東南隅有快哉亭,西南角城樓為燕子樓。

徐州城南門(即奎光門),歷代作為徐州的正門,它與徐州府衙門處在同一條中軸線上。

南門內有半圓形的寬廣地,那就是甕城,徐州人稱甕圈。甕城之內正對南門有一影壁牆,上鑲嵌康熙朝徐州知州姜焯書寫的“九州之一”四個石刻大字。

根據城門建制,各城門外的甕城為了防禦,多與城門不直對。但是由於南門是正門,所以惟有它與甕門在一條直線上,徑直相對。

徐州南門上設有門樓,門外護城河上有吊橋,有城門官看守,每晚定時關閉城門。

舊時,城門是整個城防體系的重點。平時它是出入的通道,戰爭狀態下,城門則是攻守雙方的主要爭奪目標。

城門堅固性是維繫全城安危的關鍵,因而,修建城門都以高大、堅固為標準。

徐州地區有流行的兒歌傳唱曰:

“城牆裡,城牆外,城牆裡面長棵菜。又好吃,又好戴,又好送人又好買。”

“城門城門有多高,三十六丈高。騎白馬,挎大刀,城門底下走一遭。”

那時的人們來徐州城裡走親訪友買東西,都要穿過高大的城門。晚上要出城就必須趕在城門關閉之前。

南門大街有絲綢布莊、茶館酒店、南貨醬園、客棧藥房以及許多手工作坊等。

有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