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一章 燚俄大戰(第1/2頁)
章節報錯
一開始只是大英帝國在言論“上帝之鞭”的言論,西歐各國還不以為意。可如今再加上沙俄,西歐的各國此時也有點擔心了起來。隨著輿論的發酵,荷蘭、西班牙以及葡萄牙等為了自己的利益也加入了宣揚“上帝之鞭”的言論之中。
所謂三人成虎,西歐諸國也開始議論紛紛這事的真實性有多高,是否存在危言聳聽。
此時又有訊息傳出,奧斯曼帝國已經和大燚帝國組成了聯盟軍,準備瓜分沙俄。
這下子,西歐的那些王室貴族們開始不淡定了,甚至連梵蒂岡都下場開始談論這事。
畢竟“上帝之鞭”的陰影在西方歷經了一百多年了都還沒有完全消去,整個西歐都不願意再經歷一次這樣的事情了。
天擇十三年,五月
奧斯曼帝國還在於沙俄在克里米亞汗國你來我往的交戰中之時,大燚帝國已經把兵線退到了鄂畢河跟託博爾河的邊緣。
速度之快,讓沙俄大驚。
東邊的壓力讓新上位的女皇葉卡捷琳娜也顧不得制定的向西南部發展的測量,也顧不得在七年之戰中還沒有恢復的國家元氣,更顧不上與奧斯曼的戰事,連忙調集沙俄當前能調集的所有兵力二十二萬對大燚帝國進行戰鬥。
於此同時,沙俄還派出使團到歐洲各國遊說各國出兵共同對付大燚帝國。不然沙俄一旦戰敗,大燚帝國接下來要對付的必定是他們。
七年之戰中,沙俄在最後的背刺讓原本與之同盟的法國、奧地利、西班牙、瑞典等很是不爽。雖然後來沙俄幹掉了彼得三世給他們洩憤,可它們依舊有些看不上沙俄。
但是如果沙俄真被來自東方的帝國給幹掉了,他們要迎來的將會是一個強大的敵人,這個他們也害怕。
於是在西班牙和英國的牽頭之下,整個歐洲的國家開始籌劃著組建聯盟軍對奧斯曼跟大燚開戰。
天擇十三年,七月
小慈玉不敵,向大燚投降,大燚西路兵線觸及到了伏爾加格勒。
大燚的北路大軍也越過了拉爾山脈,藉著山勢很快就攻佔了烏法、葉卡捷琳堡等
大燚軍隊的速度之快讓莫斯科恐懼,沙俄只能陳兵在卡馬河以及伏爾加河附近,準備於大燚的軍隊在此死戰。
此時歐洲聯盟軍的組建也加快了程序,他們是真的害怕自己慢了,沙俄就頂不住壓力投降了大燚。
盟軍還沒有來得及組建好軍隊,奧地利就率先出兵進攻了奧斯曼帝國。
理由是奧斯曼帝國迫害基督教徒,所以歐洲的基督教眾要反抗奧斯曼帝國的迫害。
在聽到這麼奇葩的理由時,奧斯曼的穆斯塔法三世是沒忍住怒氣,狠狠往地上吐了一口口水說道:“我能想到西方的那些人無恥,沒有想到會這麼無恥。還不如直接說我就是想打你得了。”
不過既然奧地利的人馬都來了,說明歐洲的那些傢伙也會緊跟著上來。
於是奧斯曼帝國只能抽調人馬到保加利亞等地對奧地利的軍隊進行對戰,並且還把在克里米亞汗國的軍隊也大量抽調回來對付奧地利的軍隊。
沙俄見到奧斯曼帝國不斷的調走軍隊,自己也沒有想著再繼續入侵克里米亞了,而是也抽調了在克里米亞的軍隊去與大燚開戰。
雙方都是不約而同地撤走了軍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克里米亞汗國的危機也算是解了。
如今整個歐洲最厲害的戰術還是火槍橫隊排戰戰術。後面的法國拿破崙就是以這個搞了個縱隊戰術和火炮齊射打得歐洲無敵手。
此時卡馬河、古比雪夫水庫以及伏爾加河區域集結了沙俄近三十萬大軍於此。
大燚也調派了軍隊二十六萬,分北路、東路以及南路共同進攻沙俄帝國。
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