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五章 投降條件(第1/4頁)
章節報錯
翌日,使臣再次到來,圍堵在漢城外的滿清將領巴林和恆秀都表示,願意遵從大燚的意思留下三成的財物給燚軍,買下一個平安。同時也明裡暗裡的表示希望未來大燚在跟他們開戰的時候也同樣可以對他們高抬貴手。
對於識趣的八旗兵,大燚方面也很樂見。
被圍在漢城之中的朝鮮臣民不知道大燚與城外滿清兵馬之間的事情,只知道燚軍一出現就嚇退滿清數萬的大軍,對大燚的援軍很是感恩和激動。以至於城中所有的人都認為必須要好好抱著大燚帝國的大腿,要是沒有大燚的幫助,朝鮮就要滅亡了。
聽到大燚只是派出了一人就嚇出了在朝鮮掠搶的滿清兵馬,李愃心中有股莫名的酸楚感。
地,我割了。錢,我借了。
結果你告訴我,你們的人只是上去說幾句話就把滿清的兵馬給嚇退了。
合著我朝鮮才是冤大頭!
李愃感到了有種“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的鬱悶啊!
有那麼一瞬間,李愃很想去跟張瑞說:“老大,反正你也沒什麼損失,要不你把地拿走就好了,籤的借款條子就給我算了行不行?”
不過李愃最終還是忍了下來,他是真不敢去惹張瑞不開心。
大燚收了自己的八百萬兩,是分期三十年來還,每年大概是要還二十六萬六千六百六十六兩的意思。
這點錢朝鮮咬咬牙還是可以擠出來的,只是李愃卻是有點想要罵娘。
張瑞,你果然就是夠六。
隨後他轉念一下,賬也不一定要這麼算。
張瑞收了我朝鮮八百萬白銀,分期三十年還。換個角度來看,也就是說在這三十年間,朝鮮要是再受到外敵的侵擾,朝鮮就可以藉此事向大燚賣慘求保護,相信大燚也不好意思再拒絕了。
這八百萬兩白銀是他李愃簽下的,只要自己不做什麼出格的事情,大燚肯定不會隨意讓別的人來取代他李愃在朝鮮地位。
八百萬兩白銀買自己三十年內不會受到侵擾,念想到此,李愃突然就覺得這事好像也是不錯。
有了大燚的保護,未來朝鮮要那麼多的軍隊也就沒有什麼用了,那朝鮮就可以大量的減少軍隊,每年二十六萬多兩的白銀,只要裁去個一兩萬的軍隊就可以很容易的節約出來。
用省出來的軍費來交這個“保護費”,簡直不要太完美。
想到了這些,李愃的心情又是大好了起來。
.....
天擇八年(宣統一年),十月中
內蒙那些親王們會這麼快就投降是大燚官員們所未遇料到的事情。
按大燚軍隊的推測,雙方至少還要拼殺多幾場,直到完全把他們的骨子裡面的桀驁不馴徹底打垮了他們才會投降,卻沒有想到內蒙的那些親王們會這麼幹脆的選擇投降。
難道是最新推出的坦克徹底把他們嚇壞了?
不過蒙古要投降,大燚也不可能說不讓他們投降。於是,大燚便宣佈了接受蒙古諸部的投降,同時要對他們的兵馬進行整編。
聽聞大燚抽調整編他們的隊伍,一些想要儲存自己實力的內蒙部落首領們又開始不服了,想要作亂鬧事,好讓大燚妥協,讓他們保留自己的兵馬權利。
結果這些部落都是被血腥鎮壓了,其他的那些親王們見到大燚是真的有絕對的實力來鎮壓他們,也都不敢作妖了。為了自己的上項人頭著想,都是表示願意乖乖交出了自己的兵權接受大燚的整編。
此事讓躲在吉林的宣統(愛新覺羅.弘曆)是好一番譏笑,認為內蒙的那些人被收走兵權就是活該,可是笑著笑著他又神色暗傷了起來。
別人都可以投降,唯獨他們愛新覺羅家不行。
畢竟他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