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第2/3頁)
章節報錯
清目前的局面,明年將很難抵擋得住大燚的進攻。
要知道自“聖祖”康熙爺開始,大清一直都實施著種植柳條邊政策。禁止漢人出關,所以關外幾乎是沒有漢人。
沒有漢人,就意外著沒有稅收,連未來想要補充兵力甚至是要集齊輔軍來運送糧草軍需都是個難題。
此時的大燚並不像前明時的頹廢,大清的軍隊也不像太祖太宗時的能打。
這要錢沒錢,要人沒人,那仗還要如何打?
議和的聲音一出,乾隆就好像被人刺道痛覺神經一般立馬咆哮了起來。不過咆哮聲雖然大,卻也沒有對提出議和的大臣做出任何處罰。
顯然乾隆心中也是認可了議和的方案,只是覺得面子上過不去罷了。
畢竟從坐擁整個帝國到被趕到了這裡,乾隆感到愧對“聖祖”康熙爺對自己寄予的厚望。
可是自己兵強馬壯的時候都幹不過大燚,如今更是完全不是對手了。但是最終能不能議和還得看張瑞願不願了。
天擇五年(乾隆二十六年)十一月十日
漫天的大雪終於引來了短暫的停歇。
愛新覺羅.永琪受命領使臣前往大燚商討兩國議和之事。
以皇子身份出使,在大清國來說絕對的最高的規格的出使了,更何況這皇子還是最有可能接替皇位的存在。
邊界的燚軍發現了愛新覺羅.永琪一眾人員此行的目的後,也不敢怠慢他們,連忙發無線電報向廣州那邊詢問意見。
對於愛新覺羅.永琪,張瑞還是有點印象的,畢竟是後世鼎鼎大名的五阿哥。五年前簽訂和平協議的時候也是跟他簽訂的,張瑞對他印象不算太差,
於是張瑞便下令讓沿途的軍隊看護好他們一行人的安全。
在燚軍的安排下,愛新覺羅.永琪將會在天津港口做船一路南下至廣州港。
由於是張瑞命令,軍方也不敢對愛新覺羅.永琪等人的防護過於鬆懈,於是便決定派出海軍軍艦的來護送。
直到了新覺羅.永琪登上了船,他都不敢相信出現在他面前的是一艘由鋼鐵所製造的船隻,長約數十丈,寬約數丈,高數丈,僅一側所看到的火炮口竟高達了三十六個之多,船的甲板上還可以看到數十挺的重型機槍,頂上豎立起了兩個高聳的排煙口,據說是用來排蒸汽所使用。
他們船隻所使用的是蒸汽動力,而不是大清那種人力或者風帆。
不過想想也對,這麼重的鐵玩意,人力也不可能劃得動。
可是,打造這樣一艘船下來得花費多少銀子。愛新覺羅.永琪不敢想,不過他想如果是他皇阿瑪估計也是捨不得花費這個錢,與其浪費錢打造這個還不如多花點錢收拾一下圓明園,好讓自己住得舒坦一些。。
船隻嘛,能用就行,反正打敗了敵人後估計就沒有什麼用了,到時候也就只是是丟棄掉,沒有必要浪費錢。
看“聖祖”康熙爺為了能打敗臺灣的鄭成功軍隊建造了多少的船隻,最後還不是全部報廢掉。
建造這種船隻跟浪費錢沒有什麼樣,更何況大清還沒有什麼船隻。
.....
在軍艦上呆了將近十天的時間,愛新覺羅.永琪一行人終於是抵達了廣州境內。
平生第一次踏入廣州,愛新覺羅.永琪等人就感受到了其中的繁華,高聳的碼頭吊臂,穿梭不止的輪船。
特別是在見到了廣州的火車、有軌電車以及來往路人所展現出來的自信臉龐,再與腦海中的瀋陽、北平的人相比,愛新覺羅.永琪感覺自己來到的是另外一個世界,這裡的一切顯得都是那麼的不真實。
由於有張瑞特別關照的緣故,所以大燚的禮部不敢對大清的使團有所怠慢,直接派出了最新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