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侍堯心急攻回廣州城除了要儘可能的平息朝廷的怒火之外,還有就是調集過來的大軍的糧草問題。

由於逃跑得倉促,李侍堯原本準備為到來的大軍糧草根本來不及轉移。

本來糧草轉移不及時,應該立刻燒掉以免支援敵軍。但是李侍堯認為只要大軍到達就能攻佔回廣州城,所以一念之差,李侍堯也沒有讓人去燒燬糧草這反而便宜了張瑞的剿匪軍。

如今是剿匪軍軍糧充足無憂,但是被李侍堯下令調集到來的清軍卻是快要斷糧了。

為了支援這八萬大軍的口糧,李侍堯跟鶴年甚至都預設了到來的清軍在廣州府周邊到處“借糧”。即便如此,對於廣州府周邊的百姓依舊難以支撐如此多清兵的口糧。

因此,李侍堯的清軍是不得不戰,不戰就會因為缺糧而自亂。張瑞的剿匪軍是不能不戰,不戰就沒有辦法安穩發展。

於是,在廣州城被剿匪軍攻佔後的第八天,清軍正是聚集來廣州城。

“將軍,前面發現反賊出城來戰。”一斥候跪在李侍堯面前稟報道。

“好,太好了。有賞,下去領賞。”李侍堯聽完斥候的話後心情大好,不由得大聲喊賞。

“喳,小人謝過將軍。”斥候沒有想到還能有賞錢,高興的跪謝道,退了下去。

“本還擔心反賊要是龜縮在廣州城中會很麻煩,想不到他們居然敢出來跟我們打。”李侍堯望著身邊的諸位將領說道

“可不是,反賊居然放棄廣州城高大的城牆出來與我們野戰,實在太過自負。真所謂,驕兵必敗。他們離敗亡不遠了。”陳慕清連忙附和著李侍堯說道。

“正是,他們就是再厲害也不過是那點火槍,只要我們大軍逼近。難道他們那些新招募的泥腿子會是我大清將士的對手?說不定我們一靠近他們就亂成團了。”庫雅拉.南直緊跟著說道。

“南大人說得再理,的確是這樣。一群反賊,即使有些許能打的,也斷然不會是我大清勇士的對手。”此時,有潮州帶兵而來的潮州總兵李益章贊同道。

“正是如此。諸位,聖上待我等恩重如山,我等絕對不能罔顧君恩,令聖上蒙羞。”李侍堯說著便面北下跪。

“諸位,是時候拿出性命來報答聖上的恩情了。如果這次我還再敗也將無顏面面對身聖上了。”

”願為大清而戰,願為聖上效死。”

在李侍堯周邊的眾人紛紛隨著他一起面北下跪直呼道。

………

剿匪軍中許多投降過來的綠營兵不明白,為什麼張瑞要放棄廣州城那高大的保護城牆,出城跟到來的清軍作戰。在他們眼裡,這行為不是傻是什麼?

不單是那些投降的人,連招募的訓練新兵也有些擔心,畢竟到來的清軍可是他們出城人馬的兩倍左右。

然而,對於這樣擔心,剿匪軍的老兵們卻嗤之以鼻。

在他們出戰以來都是以少大多,兩倍的敵人無非是多打幾槍,多砍幾刀罷了。這些老兵的樂觀言論也影響了那些擔心的剿匪軍。

對於一些將領提問為什麼不據城而守時,張瑞給他們解釋是:就這點敵人還配剿匪軍防守?剿匪軍不怕野戰也不懼野戰,剿匪軍的戰場的真正戰場是在城外而不是城牆上。

其實也只有極少的人看透,一旦剿匪被圍在廣州城中才是危險的。

在張瑞看來,此時正是剿匪軍士氣旺盛之時,如果此時都不敢出戰還用得著起義?

廣州城東城門,東濠外一里處,空曠之地。

冬日無雨,空中雖有烈日,倘若是身穿單薄,依舊難以抵抗北風帶來白天的寒涼。

與其他起義的頭領愛收藏銀子不同,張瑞更願意把銀子換成實用的東西,比如說剿匪軍的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