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埋伏(二)(第1/2頁)
章節報錯
對於手下的剿匪隊肯跟隨自己一起殺官兵這事上,張瑞很是欣慰。原本他還以為自己要花上好一些功夫來說服底下的人,畢竟是殺官兵,怕他們心裡畏懼朝廷這道坎。
結果,張瑞都還沒有考慮好要不要跟眾人說的時候。他手下的那三個梧州綠營千總紛紛在張之山之後就過來跟他稟報廣州過來圍剿的訊息。還明確的告訴張瑞,完全不用怕圍剿這事,只要張瑞能把來圍剿的官兵打疼了就可以。
同時,他們還不屑的表示,對於廣州府的總督標兵,他們一打三絕對沒有問題。
張瑞對這個時候能過來給自己通報訊息的幾個千總很是感激,原本自己還想著要不要讓人盯著他們。畢竟他們現在都是剿匪隊中百總跟總旗,張瑞不得不提防他們在官兵過來圍剿的時候給自己“打黑槍”。
對於他們說的打疼官兵一事,張瑞自然明白。只要自己一天沒有豎起反清大旗,哪怕自己是乾隆御點的反賊,都不會大規模的吸引住滿清的注意。畢竟乾隆也不好意思拿他“知道”的百來號人“反賊”上朝堂議事,那樣太丟人。
他乾隆丟不起這個人,它大清國也丟不起這個臉。
不過張瑞的明白跟他們想的不一樣,他們想法沒有那麼深遠,但是結果都是一至也就沒有任何的問題了。
原本張瑞還準備瞞著剿匪隊的人,然後帶著他們去跟官兵打了再說。但是看著這些千總們都說沒事。
於是,張瑞便把身邊的各隊的百總跟隊正們召集過來商討事情。
張瑞對著他們下達意思:誰要走他也不要攔著,同時告訴他們,自己絕對不怪他們。大家也是相識一場,等願意跟著自己的兄弟,打完這群準備過來屠村的“官匪”再回去給他們結工錢。
假如自己跟那些弟兄都戰死了,估計離開了隊裡的人也不會好到哪裡去。所有的田地肯定沒有了,他們能不能保住性命就自求多福了。
事情遠沒有張瑞想得悲觀。開會的各隊百總跟隊正們非但沒有一個說要走開,還紛紛跪下來表達願意跟張瑞共同進退的意願。
這是張瑞第一次接受眾人的跪拜。
而這些百總跟隊正們回去隊裡宣傳之後,依舊沒有一個隊員說要離開,甚至還有隊員喊出,要打到紫禁城讓六哥上去做皇帝。即便他們當中也有擔心的人,但是集體信仰的力量總是讓人盲目。
接下來的時間,張瑞便讓人過來叫直連山的百姓們都走了吧。結果還是大出張瑞的意料之外,外逃的人寥寥無幾。
張瑞很是不明白,甚至親自去勸他們離開。得出的答案是:這天下哪裡還有希望?好不容易在這裡有可以活下去的希望了,現在還要往哪裡逃?又可以往哪裡逃?
甚至還有人反勸回張瑞帶著他們起義得了。要是還得像以前一樣,一直要被剝削下去,活著也沒有意思了。反正都活不下去了,還不如直接起義,萬一要是成功了呢?
張瑞忽然之間有想不透了,難道這些人就都不怕死?不知道就這樣隨便起義很難成功?不成功可就得身首異處了。
其實他哪裡知道,整個清朝史一直都是在各個民族的各種起義“造反”中渡過。
不說那些遠的,大的造反事件。過不了幾年,廣東豐順就會發生朱阿婁等人的農民起義。只是當時他碰到的是滿清之中比較有才幹的兩廣總督李侍堯,這才沒有來得及壯大就被剿滅了。
對於眾人要求舉起起義大旗的願望,張瑞只能是暫時讓他們失望了。但是,張瑞給自己的剿匪隊弄了一首隊歌用來團結士氣。
那就是大名鼎鼎的《義勇軍進行曲》,不過把中華民族改了一下,改成華夏民族。
此歌一出,那效果要比紀律歌更讓剿匪隊員們熱血沸騰。
剿匪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