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開始提問。
“你有沒有去過東海?”
“去過。”
“你是做什麼的?”
“警察,公安民警。”
人在說真話時大腦只需要進行聽和說,主動思考時間不會很多,儀器監測到的資料波動不會很明顯。但如果說謊,大腦要做的就是聽、想、說這麼一個過程,雖然很短暫,但是能夠被測謊儀精確捕捉到。
剛剛這些是精心設計的“準繩”問題,接受測試人在回答這些問題時一般都會很坦然地回答有或沒有。回答這些問題時的身體各項指標,將作為接受測試的人的一般指標數值。
然後再詢問跟案情相關的問題,如果接受測試人在回答時的心跳、唿吸、血壓等數值發生劇烈變化,指標高於“準繩”問題的指標,就有可能是在說謊。
問了幾個不痛不癢的問題,他不假思索,坦然應對。
測謊民警冷不丁問:“你沒有在一些重大問題上撒過謊?”
“沒有……有!”
“有還是沒有?”
“有。”
“你為什麼殺旬麗?”
“沒有,我沒殺旬麗!”張興寶斬釘截鐵,聲音比回答之前幾個問題時高出許多。
測謊民警看看膝上型電腦,又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張興寶。”
昨天研究一天案情,兩個年輕的測謊專家一共設計了5組共10個問題。接下來的45分鐘,反覆問“你叫什麼名字”、“你是做什麼的”等與案件無關的問題。穿插著問“你為什麼殺旬麗”、“旬麗是被誰殺的”等相關問題。
圖譜顯示每回答到相關問題時,他心跳並沒有明顯加快,血壓沒明顯升高,生理特徵發生的波動不是很劇烈,由此可見他不心虛。
誰也不希望自己的同行是兇手!
問完最後一問題,技術民警露出會心的笑容,起身朝攝像頭搖搖頭,旋即摘下感測器,開始收拾裝置。
測謊結果不能作為證據,但可以作為對嫌疑人與案件是否有關聯的重要參考。
推測沒錯,韓博同樣松下口氣,指著螢幕介紹道:“各位領導,現在進去的是專案組辦案民警田國鋼同志和吳長城同志,老局長可能有印象,他們當年參與過12。26案偵破,接下來由他們負責詢問。”
老同志詢問老民警,這麼安排最好,陳局滿意的點點頭。
心理測試室裡,田國鋼二人坐到張興寶面前,一個提問,一個做記錄。
張興寶對老田不是很熟悉,對老吳熟得不能再熟,勐然見到他有些意外,下意識摸口袋,掏出香菸送到嘴邊,發現桌上沒菸灰缸,房間環境又這麼好,只能放下煙。
“想抽就抽。”
誤會人家這麼多年,老吳有些歉疚,放下紙筆出去找了個菸灰缸。
領導正在會議室看著呢,田國鋼不敢浪費時間,直言不諱說:“張興寶同志,我是12。26案專案組民警田國鋼,吳長城同志你認識,用不著介紹。我們按照上級指示和辦案程式依法對你進行詢問,請你如實回答每一個問題。”
“是。”
“1990年12。26日晚,你送市委徐副書記回去後又去過哪裡,去幹什麼?”
“去海員俱樂部,接女朋友下班。”
“女朋友叫什麼名字?”
“梁麗雲。”
“接到沒有?”
“沒有。”
“為什麼沒接到。”
這件事印象太深刻,過去十一年幾乎天天會想起,以至於有一段時間真以為是自己乾的。
回想起當晚血淋淋的場景,張興寶勐吸了一口煙,凝重地說:“開到長港南路華豐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