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雲陽城透過外交手段與各方勢力初步建立聯絡後,葉凡明白這僅僅是一個開端,局勢依舊波譎雲詭,充滿變數。為了進一步鞏固雲陽城的地位並拓展發展空間,葉凡決定採取更加積極主動的策略,深入參與到各方勢力的紛爭與合作之中。

他首先將目光投向了曹操與孫權之間的微妙關係。曹操雖在赤壁之戰後退回北方,但其實力猶存,對南方的覬覦從未停歇;孫權則在江東地區根基漸穩,一心想要守護好自己的地盤並向外擴張。葉凡意識到,這兩者之間的矛盾是可以利用的關鍵因素。

葉凡派遣謀士陳雲作為特使前往孫權處,陳雲向孫權進言道:“孫將軍,如今曹操雖暫受挫,但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雲陽城願與將軍攜手,共御曹操。我城新近研發的火槍技術,可在水上作戰中發揮奇效,若裝備於將軍的水軍,必能讓曹軍望而卻步。且我城商業繁榮,物資豐富,可為將軍提供充足的軍需補給,將軍以為如何?”

孫權聽後,心中一動,他深知曹操的威脅,也對雲陽城的火槍技術頗為感興趣。但他並未立即表態,而是問道:“葉城主此舉,所求為何?”陳雲微笑著回答:“將軍明鑑,雲陽城所求不過是在這亂世中求一安穩發展之地,與將軍合作,亦是為了維護地區之平衡。我城願與將軍在貿易、軍事技術等方面互通有無,共同壯大。”

孫權沉思片刻後,點頭說道:“此事重大,還需與諸將商議。但本將軍對葉城主的提議,頗為讚賞。”陳雲見狀,心中暗喜,知道此事已有轉機。

與此同時,葉凡也沒有忽視劉備這一方勢力。劉備在諸葛亮的輔佐下,於蜀地廣施仁政,招攬賢才,勢力逐漸壯大。葉凡認為,與劉備合作,不僅可以在道德和輿論上佔據優勢,還能在西南地區形成一股強大的聯盟力量。

葉凡親自修書一封給劉備,信中言辭懇切:“備兄,如今天下大亂,百姓受苦。雲陽城雖地處一隅,卻也心繫蒼生。兄之仁德聞名遐邇,雲陽城願與兄結為盟友,共同對抗曹操之霸權,為百姓謀福祉。我城可在物資、技術等方面為兄提供支援,兄之賢才智慧,亦可為雲陽城之發展指點迷津。”

劉備收到信後,與諸葛亮商議。諸葛亮輕撫羽扇,說道:“主公,葉凡此舉,看似誠意十足。當下我軍雖在蜀地發展,但曹操之壓力始終未減,與雲陽城合作,或可增強我方實力,且葉凡在民生建設方面頗有建樹,若能相互學習,亦是好事。”劉備點頭稱是,回書葉凡,表示願意進一步商討合作事宜。

在與各方勢力積極接觸的同時,雲陽城內部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各項準備工作。軍事上,火槍隊進一步擴充,並加強了與海軍的協同作戰訓練。在一次模擬海戰中,火槍隊在岸邊對海上的靶船進行射擊,密集的彈雨讓靶船千瘡百孔,展現出了強大的攻擊力。同時,海軍也進行了新戰術的演練,利用戰艦的機動性和火炮的威力,與火槍隊配合,形成了一套遠近結合、水陸兩棲的作戰體系。

經濟上,雲陽城加大了對商業貿易的扶持力度。新建了多個大型的貿易市場,吸引了更多來自各地的商人。在市場中,不僅有云陽城本地的優質特產,如精美的玻璃製品、香醇的美酒、實用的肥皂等,還有從海外運來的珍稀貨物,如東瀛的珍珠、絲綢之路上的香料等,琳琅滿目,熱鬧非凡。

為了保障貿易的順利進行,葉凡還加強了對交通和物流的管理。拓寬和修繕了通往各地的道路,設立了多個驛站和運輸隊,確保貨物能夠及時、安全地送達。同時,雲陽城的銀行也為商人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務,如貸款、匯兌等,促進了商業的繁榮發展。

在文化教育方面,雲陽城的學堂不斷擴建,邀請了更多的學者前來授課。除了傳統的儒家經典、兵法謀略等課程外,還開設了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