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提醒魏徵應注意避嫌。對此,魏徵提出了更為深遠的觀點,他認為君臣之間應如同一體,共同致力於國家大事,而非僅僅追求表面的行為痕跡。他進一步闡述了良臣與忠臣的區別:良臣不僅能為自己贏得美名,還能讓君主獲得榮耀,確保國家長治久安;而忠臣往往因為過於剛直而導致自身遭禍,甚至使君主陷入困境,最終只留下一個空洞的名聲。李世民被魏徵的話深深打動,再次賞賜給他五百匹絹,表達了對這位賢臣的高度認可和支援。

李世民曾對身邊的大臣說:“我聽說西域有一個胡族商人,為了珍藏一顆寶珠,竟割開自己的肉將寶珠藏入體內。這樣的事情真的存在嗎?”大臣們回答:“確實有這樣的事。”李世民接著感慨道:“人們都知道此人愛財如命,不惜以身試險。然而,官員因受賄而觸法,帝王追求奢華導致國破家亡,這些行為與胡族商人的愚蠢又有何異?”魏徵隨即引用孔子的故事回應道:“魯哀公曾對孔子說,有人健忘到搬家時會忘記帶妻子。孔子答道,還有更嚴重的,夏桀、商紂二王便是貪戀外物而忘記了自身的安危。”李世民深感贊同,強調他與大臣們應同心協力,相互輔助,避免成為後人恥笑的物件。

同年十月,發生了一件令李世民懊悔不已的事。瀛州刺史盧祖尚不願前往交州任職,並多次推辭。這下激怒了李世民,他在盛怒之下下令處決了盧祖尚。事後,太宗皇帝意識到自己的決定過於草率。在一次討論中,當被問及齊文宣帝為人如何時,魏徵講述了齊文宣帝雖狷狂暴躁,但在面對青州長史魏愷拒絕赴任光州長史一事上,能夠聽從合理的意見,最終寬恕了魏愷。李世民聽後反思道:“朕之前處理盧祖尚之事確實過於粗暴,不如齊文宣帝的寬容大度。”因此,李世民下令恢復了盧祖尚子孫的門蔭,以此表達自己的悔意和改正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