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遂寧內外:唐德宗的統治策略(下)(第3/5頁)
章節報錯
表明唐朝對外交的吸引力。
特別事件
- 貞元十六年(800年):南詔進獻《奉聖樂舞曲》,展示了文化交流的一面;同年內,李適任命金俊邕為新羅國王。
- 驃國:貞元十八年,驃國國王派遣使者攜樂曲與樂工來華,促進了音樂藝術的交流。
這些外交行動反映了德宗時期唐朝試圖透過和平手段鞏固其國際地位的努力,同時也揭示了當時複雜多變的政治格局。儘管存在挑戰,如平涼川事件導致的短暫緊張,但總體上,這一時期見證了唐朝與鄰國之間較為活躍且富有成果的互動。
患病離世
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初一,按照傳統,各宗室與外戚齊聚宮中向唐德宗李適祝賀新年。然而,太子李誦因病未能前來,他的缺席令唐德宗深感悲痛,不禁流淚哀嘆。自此之後,唐德宗的身體狀況急轉直下,在接下來的二十多天裡,內宮與外廷之間的訊息完全中斷。
正月二十三日(2月25日),唐德宗李適在長安會寧殿離世,享年六十四歲。同年九月一日,群臣為德宗上諡號“神武孝文皇帝”,廟號“德宗”,以表彰其一生的功績和對國家的貢獻。十月十四日,唐德宗被安葬於崇陵,結束了這位曾力圖振興唐朝的君主的最後一程。
關於李適的一些逸事
玄宗預言
根據《隋唐嘉話》的記載,當李適出生僅三天的時候,他的曾祖父——唐玄宗李隆基前來探視。當時,太子李亨(即後來的唐肅宗)和他的兒子李豫(即唐代宗)依次站在一旁陪同。保姆用嬰兒的衣服包裹著李適,將他展示給在場的人看。李適的膚色並不白皙,而且身體微微前傾,這樣的外貌並未得到李亨和李豫的喜愛。然而,當他們輪流將李適呈現在玄宗面前時,玄宗一眼便稱讚道:“這才是真正的皇家子弟啊!”並對李亨說:“你比不上他。”接著又對李豫說:“你也比不上他,他真是與我相似。”
這段描述不僅體現了玄宗對幼年李適的特殊青睞,還似乎預示了李適未來的命運。確實,歷史證明李適——也就是後來的唐德宗,在位時間較長,統治時期也比他的父親李亨和哥哥李豫更為長久。此外,據說在安史之亂期間,當玄宗被迫避難至四川的路上,他曾預言道:
“我的小孫子迢郎(李適的小名)將來也要走過這裡。”而歷史的發展正如玄宗所言,李適日後的確到訪過陝西韓城,這個地方正是玄宗當年避亂途中經過之處。
追尋生母
李適的生母沈氏,即後來被追尊為睿真皇后的她,在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再度攻陷洛陽之際不幸失蹤。代宗李豫登基後,儘管派出使者四處尋訪,歷經十餘年仍未能找到她的蹤跡。到了李適即位成為唐德宗之後,他於建中元年(780年)遙尊沈氏為“睿貞皇太后”,並在含元殿舉行了莊重的冊立儀式,李適親自奉上冊書,朝服加身,伏拜痛哭,場面感人至深,左右群臣亦為之動容落淚。為了尋找失散多年的生母,李適採納了中書舍人高參的建議,任命睦王李述為奉迎使,並指派四位沈氏族人為判官,派遣多路使者分赴全國各地進行尋訪。同時,對沈氏家族成員進行了大範圍的封贈,以期能夠藉此線索實現母子團聚的願望。
建中二年(781年),終於傳來了在洛陽發現沈氏的訊息,整個長安城都沉浸在一片喜悅之中。然而,很快便查明這位所謂的“沈太后”實際上是高力士的一位養女,由於其年齡和外貌與沈氏極為相似且曾在宮中有過接觸,受名利驅使而冒充了沈氏。面對這一情況,李適身邊的官員們無不感到憤怒,紛紛要求追究責任,但思念母親心切的李適不僅沒有治罪於她,反而表示:“只要能找到真正的生母,即便我受到一百次欺騙也無妨。”此後,冒名者層出不窮,但遺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