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從沙場到宮廷:太宗李世民的帝王之路(上)(第3/7頁)
章節報錯
城自然空虛,我軍隨後壓上,敵人因恐懼而投降。這些都是事先計劃好的。”
將領們紛紛表示:“這非一般人所能及。”此役中,李世民俘獲了大量精銳騎兵,並讓薛仁杲兄弟及其將領如宗羅睺、翟長孫繼續率領這些部隊。他還與他們一起騎射遊樂,消除了隔閡。投降的將領們既感激又敬畏,紛紛表示願意以死報效。
當時,李密剛歸附唐朝,李淵派他騎快馬到豳州迎接李世民。李密見到李世民英明威武,軍隊紀律嚴明,不禁悚懼歎服,私下對殷開山說:
“這才是真正的英主啊。若非如此,怎能平定天下之亂?”
李世民凱旋後,在太廟獻上捷報。高祖李淵封他為太尉、陝東道行臺尚書令,鎮守長春宮,並節制關東所有兵馬。不久,李世民又被授予左武侯大將軍一職。
619年十月,劉武周的部將宋金剛攻陷了澮州,軍隊氣勢洶洶。高祖因王行本佔據蒲州、呂崇茂在夏縣反叛,加上晉州和澮州相繼失守,導致關中地區震動驚駭,甚至下達手令表示:“敵軍如此強大,難以抗衡,應放棄河東,只守住關西。”
然而,李世民上表反對,認為太原是唐朝興起的基礎,不應輕易放棄,並請求給予三萬精兵以平定劉武周,恢復汾、晉二州。李淵被說服,調動了所有關中的兵力支援李世民,並親自到長春宮為他送行。
同年十一月,李世民率領軍隊前往龍門關,在冰面上渡過黃河,駐紮在柏壁與宋金剛對峙。不久,永安王李孝基在夏縣戰敗,許多將領被俘虜。李世民派殷開山和秦叔寶在美良川成功攔截並大破敵軍,俘虜了大部分敵軍士兵,隨後返回柏壁。面對眾將請戰,李世民冷靜分析,決定採取持久戰策略,等待敵軍糧儘自退。
到了620年二月,宋金剛因為軍隊飢餓而撤退,李世民緊追不捨至介州。宋金剛佈陣七里長以對抗唐軍。李世民指揮各路將領分別迎擊敵軍兩翼,儘管初期戰鬥中稍有退卻,但李世民親率精銳騎兵突襲敵後,最終大敗敵軍,追擊數十里。
尉遲敬德和尋相帶領殘部八千人投降,李世民依然任命尉遲敬德統率部隊,並與自己的營帳混編在一起。面對屈突通對尉遲敬德可能叛變的擔憂,李世民表示信任,稱應像光武帝劉秀一樣推心置腹,用人不疑。
隨著劉武周逃往突厥,太原和汾州等地重新回到唐朝控制之下。李淵下詔,在軍中加封李世民為益州道行臺尚書令,表彰其功績。620年七月,李世民率軍攻打王世充,駐紮在谷州。王世充率領三萬精兵在慈澗佈陣,李世民用輕騎兵挑釁。儘管敵眾我寡,李世民陷入重圍,但他冷靜應對,獨自斷後,射殺多名敵人,並俘虜了王世充的大將燕頎。最終,王世充撤回東都洛陽。隨後,李世民派遣將領們分別從不同方向包圍和切斷王世充的補給線。黃君漢夜間偷襲並攻克了回洛城,黃河以南地區紛紛響應,多個城堡投降,唐軍順利進駐邙山。九月,李世民僅帶五百騎兵偵察戰場時,意外遭遇王世充的一萬多人,但再次成功擊敗對方,斬首三千,俘虜了大將陳智略。王世充僅以身免,其部下楊慶也請求歸降。
隨著滎、汴、洧、豫等九州相繼投降,王世充不得不向竇建德求援。621年二月,李世民駐紮青城宮,面對王世充兩萬軍隊的挑戰,他指揮精銳騎兵與步兵配合,經過一天激戰,迫使王世充退守城內。李世民隨即下令挖掘壕溝長期圍困。不久,吳王杜伏威派兵前來增援,沈悅獻出虎牢關,王君廓活捉了偽荊王王行本。
正當此時,竇建德率十餘萬大軍來救王世充,到達酸棗。面對腹背受敵的情況,李世民堅持認為應趁王世充糧盡、士氣低落之際,主動出擊竇建德。他留下部分兵力繼續圍困王世充,親自帶領三千五百騎兵前往武牢對抗竇建德。兩軍對峙二十多天後,李世民利用敵軍疲憊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