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剛正不阿的張九齡(6)(第1/2頁)
章節報錯
文化座標
在梅州市梅江區城北鎮群益村,有一座古老的建築,名為相公亭。此亭位於梅州通往江西的古老驛道上,歷史悠久,其最早奉祀的物件就是唐代名相張九齡。張九齡是韶州曲江人,與梅州有何關聯?當地建有祭祀他的祠宇,這個淵源在歷史上有模糊的記載。清初康熙年間的《程鄉縣誌》記載:
“唐張九齡,字子壽,曲江人。微時嘗遊潮郡至梅州,愛其勝,不忍去。後登進士,仕至集賢院學士。人因名其地為相公坪。”
而康熙初年程鄉知縣劉廣聰創作的《七賢祠》詩中有一首《曲江張公》:
“曲江風度自翩翩,不道梅州姓氏傳。為愛雲山留勝蹟,郵亭猶憶相公賢。”
也就是說,在梅州古老的驛道上,大概到了明朝時期已經出現了紀念張九齡的地名和建築,原因是張九齡喜愛這片山水,曾經在此駐足,一時不忍離去,所以後人將驛道上的郵亭改作兼祭祀他的祠宇。同樣,在張九齡稍後的唐代宗時期的宰相常袞,曾經過五華的岐嶺,因此該地由此得名丞相嶺,所以梅州人民為紀念張九齡這位唐代的賢相,將他停留過的地方命名為“相公坪”。可見,建“相公亭”的行為是有其文化根據的。
在驛道上建相公亭,其實還是梅州士民對尊賢文化的一種重構。據史料記載,張九齡於開元四年(716)秋辭官回鄉閒居,經過廣東北部的大庾嶺,見這條連通嶺南與中原的古道崎嶇難行,梅關一帶“人苦峻極”,於是上書玄宗皇帝開鑿梅關官道,得到朝廷批准。《開鑿大庾嶺路序》有載:“開元四載,冬十有一月,俾使臣左拾遺、內供奉張九齡,飲冰載懷,執藝是度,緣磴道,拔灌叢,相其山谷之宜,革其坂險之故,歲巳農隙,人斯子來,役匪逾時,成者不日。則已坦坦而方五軌,闐闐而走四通。”
716年,張九齡親自到現場踏勘,緣磴道,拔灌叢,不辭勞苦,指揮施工。梅關古道修通,全長有十幾公里,路寬近十七米,路兩旁遍植松樹。南北交通大為改觀。“轉輸以之化勞,高深為之失險。於乎罅耳貫胸之類,珠琛絕贐之人,有宿有息,如京如坻。”梅嶺古道成了連線南北交通的主要幹道,被後人譽為“古代的京廣線”,不僅為唐代南北交通做出了巨大貢獻,而且也造福了子孫後代。此後,宋代大量移民南下,大庾嶺路對他們來說是最方便快捷的通衢大道。
梅關與紀念張九齡的相公亭並沒有直接的關係。然而,梅城城北五里亭—相公亭—尋烏這條驛道,是梅州通往江西筠門嶺前往中原的重要驛道。舊時商賈往來、士子讀書赴考,人流如織。地方官員在梅州設立了紀念張九齡的標誌,並非僅僅因為他曾“到此一遊”那麼簡單,而是將他作為推動中國南北交通的功臣來紀念的,更是以他的功名、文采和人格力量,激勵北上的梅州士子為國家和社會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出版圖書
《曲江集》堪稱張九齡人生軌跡的藝術寫照,它不僅收錄了張九齡在官場春風得意時期的華彩篇章,也儲存了他在仕途坎坷、遭逢挫折時的深沉思考與情感流露。此集不僅是個人心路歷程的真實記錄,更反映了唐朝開元年間政治風雲變幻下的文人心態。書中詩篇,無論是歌頌太平盛世還是抒發失意之情,皆能見其赤誠之心與高尚情操,是為唐代文學寶庫中的璀璨明珠。
後人對《曲江集》的評價極高,認為它是唐詩文精華之一,不僅因為其作品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還由於它承載著一位正直大臣對國家和人民的深切關懷。張九齡的詩歌以其獨特的風格著稱,既體現了盛唐時期詩歌創作的繁榮景象,又展現了詩人本人卓越的才華與深刻的洞察力。他的詩作中,既有憂國憂民的情懷,也有對自然美景的讚美,更有對人性善惡的深刻剖析,這一切使得《曲江集》成為了研究唐代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