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但李豫並未採納其建議,繼續推進工程。李豫不僅個人虔誠信仰佛教,還在宮中供養了一百多名僧人,其中包括來自獅子國(今斯里蘭卡)的不空法師,後者因其深厚的佛學造詣而被封為國公,出入宮廷如同權貴,享有極高的地位。“京畿良田美利多歸僧寺”,這話也反映出了當時佛教勢力在經濟上的膨脹。

此外,李豫下令禁止鞭打僧尼,並在五臺山修建金閣寺,使用銅製並塗金的瓦片,耗費巨大,達到了“鑄銅塗金為瓦,所費巨億”的程度。在他的影響下,朝廷內外的官員們紛紛效仿,導致社會風氣逐漸轉向崇尚佛教,出現了“中外臣民承流相化,皆廢人事而奉佛”的現象,政事與刑法也因此日益混亂。這些舉動雖然體現了李豫對佛教的崇敬之心,但也暴露出他對宗教事務過度投入的問題,進而影響了國家治理和社會穩定。

此時期的政策選擇,反映了唐代宗試圖透過宗教來安撫人心、鞏固統治的願望,然而過度的宗教信仰支援最終也帶來了負面效應,使得國家有限的資源被大量消耗於非生產性建設方面,從而影響了實際的行政效率和社會發展。

突然患病離世

大曆十四年(779年)五月初二,唐代宗李豫的健康狀況急劇惡化,在不到十天的時間裡,他已經無法上朝理政。面對這一緊急情況,為了確保朝政的連續性和穩定,五月二十一日(即6月10日),李豫正式任命太子李適為監國,賦予他處理國家事務的權力。當天夜間,李豫在長安的大明宮紫宸內殿去世,享年五十四歲。

同年八月,群臣為李豫上諡號“睿文孝武皇帝”,廟號定為“代宗”。原本應使用“世宗”作為廟號,但為了避免與唐太宗李世民名諱中的“世”字衝突,故改為“代宗”。十月,唐代宗李豫被葬於元陵。十二月,其神主牌位被迎入太廟,完成了祔廟之禮,這不僅是對逝去君主的崇高敬意,也象徵著新帝李適正式接過了治理國家的重任。

有關李豫的一些逸事

天賦異稟

有一個流傳較廣的故事是關於他對音樂的喜愛。據說唐代宗非常喜歡音樂,尤其是羯鼓。有一次,他聽到一位名叫李龜年的樂師演奏羯鼓,被深深打動,便邀請李龜年入宮教授自己羯鼓技藝。由於唐代宗勤奮練習,技藝大進,以至於後來有人稱讚他說:“不是李龜年教得好,而是陛下天賦異稟。”

收攬人心

在朔方節度使僕固懷恩兩次勾引外敵入侵,成為唐廷重大隱患的情況下,李豫展現出寬容胸懷。儘管僕固懷恩的行為嚴重威脅到了唐朝的安全,但在其叛亂期間,李豫始終未以“反叛”之名加諸於他。相反,展示出對舊臣的寬厚與體恤。當僕固懷恩的母親被迎回後,李豫不僅親自下令厚加撫卹,還確保她能夠在安逸中頤養天年。聽到僕固懷恩暴斃的訊息時,李豫表現出深深的哀憐之情,對侍從說:“懷恩不反,為左右所誤耳!”這句話不僅是對僕固懷恩個人命運的惋惜,更是對其因身邊人誤導而走上歧途的理解與同情。李豫透過這種方式,表達了對僕固懷恩本心忠誠的認可,同時也減輕了其叛亂行為帶來的負面影響。

為了進一步鞏固與回紇的關係,並表達對僕固懷恩家族的重視,李豫後來冊封僕固懷恩的幼女為崇徽公主,並嫁予回紇牟羽可汗。李豫對僕固懷恩的處理方式,展現了他作為君主的寬廣胸襟和政治遠見。他深知,在動盪不安的時代背景下,收攬人心、化解矛盾對於國家的長治久安至關重要。透過這些具體行動,李豫不僅贏得了朝野上下的敬重,也為唐朝後續的發展營造了一個較為和諧穩定的內部環境。

與郭子儀君臣間的微妙關係

為了籠絡重臣郭子儀,唐代宗李豫將女兒昇平公主嫁給郭子儀的兒子郭曖,使君臣之間結為兒女親家。這一聯姻不僅加深了雙方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