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農業生產的破壞,而且樹立了一個依靠科學手段解決問題的典範。姚崇的做法體現了他在緊急情況下做出正確決策的能力,以及他對國家利益的高度責任感。姚崇的行動為“開元盛世”的穩定和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時也成為了後世處理類似問題的重要參考案例。不過,這裡需要注意的是,這裡提到的“開元四年”應是公元716年,而不是713年,後者是先天政變發生的年份。

晚年榮寵

姚崇在晚年依然深受唐玄宗的倚重,即便在他因瘧疾臥床不起期間,皇帝也對他關懷備至。由於姚崇在京師沒有自己的住宅,寓居於罔極寺中,患病後唐玄宗每日派遣使者數十次前去探望,並且每遇軍國大事都徵求他的意見。為了方便姚崇參與政務,唐玄宗採納了黃門監源乾曜的建議,命令姚崇搬入四方館居住,並允許家屬侍奉其病榻之前。面對這一安排,姚崇認為四方館是存放官署文書的地方,不適合病人居住,因而極力推辭。但唐玄宗回應道:

“設定四方館就是為了服務官員,朕安排您住進來,是為了國家考慮。如果可以,朕恨不得讓您住進宮裡,您不要推辭!”

儘管姚崇是一代賢相,但在家庭教育方面卻有不足之處。他的兒子姚彝、姚異廣交賓客,招權納賄的行為受到了輿論的批評。此外,中書主書趙誨因接受胡人賄賂而被揭露,雖經姚崇極力營救,但唐玄宗對此非常不滿,在赦免京城罪囚時特地註明將趙誨流放嶺南。這使得姚崇感到憂懼不安,數次請求辭去宰相職務,並推薦廣州都督宋璟繼任。最終,在開元四年(716年)十月,姚崇被罷免了宰相之職,改任開府儀同三司。即使如此,唐玄宗對姚崇仍然極為尊重,讓他五日上朝一次,遇到重大政事也專門徵詢他的意見。

到了開元八年(720年),唐玄宗封姚崇為太子少保,但姚崇因病未能接受這一職位。開元九年九月初三日姚崇病逝,終年七十二歲。他去世後,被追贈為揚州大都督,諡號“文貞”或“文獻”,顯示了朝廷對其一生貢獻的高度評價。

即便在姚崇去世多年之後的開元十七年,唐玄宗再次追贈姚崇為太子太保,以表彰他對唐朝的卓越貢獻。姚崇的一生不僅體現了他在政治上的遠見卓識和改革精神,同時也反映了他在個人生活中的某些遺憾,如子女教育問題,但這並不影響他作為一代名相在中國歷史上留下的光輝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