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臨江仙·人日節》(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年初七,晨曦溫柔地透過雕花窗欞,灑在李小白和白風夕的臥榻上。白風夕悠悠轉醒,身旁的李小白還在酣睡,她輕輕起身,走到窗邊,推開窗戶,深吸一口新春清晨那帶著絲絲涼意與清新的空氣。
“相公,快些起來,今日可是人日節呢。”白風夕輕聲呼喚著,聲音裡滿是歡喜。
李小白翻了個身,緩緩睜開眼,嘴角上揚,笑著應道:“這一過年,倒睡得格外沉些。人日節,這可是個重要的日子。”說著,他迅速起身,穿衣洗漱。
兩人來到廚房,準備一起做手擀麵。白風夕熟練地揉著麵糰,李小白則在一旁幫忙準備調料。
“相公,你說這人日節,到底是怎麼來的呢?”白風夕一邊揉麵,一邊問道。
李小白停下手中的動作,認真地說:“這說法可不少。相傳遠古時候,女媧創世,前六天分別造出了雞、狗、豬、羊、牛、馬,到了第七天,才造出了人,所以正月初七就被定為人類的生日,這便是人日的一個由來。”
白風夕眼睛一亮,接著說:“我還聽說,和道教祭典也有關係。古籍裡有用人日的天氣來斷定人的生育繁寡、健康疾疫的記載,這是古人想借助神靈,預測吉凶禍福,希望得到護佑。”
“沒錯。”李小白點頭贊同,“還有一種說法,在古籍《三元品戒經》《談薈》裡都記載著,農曆正月七日民間有祭典天神的重要活動,這也是大家普遍認同的一種說法。”
兩人一邊說著,手上的活也沒停下。不一會兒,麵糰變成了細長的麵條,在鍋中翻滾著。
“說起人日的習俗,那可真是豐富多樣。”白風夕把煮好的麵條撈進碗裡,“就說這飲食,七寶羹可是必不可少的,用七種菜做成羹,廣東潮汕那邊用芥菜、芥蘭等,客家人用芹菜、蒜,各有各的講究。咱們今天吃麵條,也是寓意著用麵條纏住歲月的雙腿,取長壽之意。”
李小白接過話茬:“還有些地方吃壽包、吃‘記性火燒’呢。除了吃,這裝飾也有講究,戴人勝,人們用彩紙、絲帛等製成人形、花鳥魚蟲等形狀的頭飾佩戴,可好看了。”
“對,還有活動。”白風夕興致勃勃地說,“人日這天,人們會登高人日這天人們會登上高處,欣賞初春美景,還會即興賦詩。出遊踏青,感受春天的氣息。還有拜神活動,像招魂、回魂等。部分地區還有驅鬼除穢活動,比如收藏兒童衣物以防鬼鳥害人。”
兩人端著麵條,坐在餐桌前,細細品味著這蘊含著節日寓意的美食。
早飯後,李小白來到書房,鋪開宣紙,揮筆寫下《臨江仙·人日節》。
憶昔女媧開世序,六天先塑諸牲。正月初七造人行。自此人日定,歲歲頌嘉名。
古卷遺文尋舊俗,佔雲祈佑安寧。寶羹細品味含情。面長牽歲月,人壽年亦豐。
白風夕輕輕走進書房,看到桌上的詞,眼中滿是欣賞:“相公好才情,這首詞把人日節的來歷和習俗都寫進去了。”
李小白微笑著說:“來,咱們一起探討探討。這開篇‘憶昔女媧開世序,六天先塑諸牲’,從女媧開天闢地的神話傳說寫起,前六天女媧創造了各種牲畜,為後面人類誕生做鋪墊,展現出一種宏大的創世背景。”
白風夕點頭,手指輕輕劃過詞句:“‘正月初七造人行’,這一句點明瞭人日節的起源,正月初七是女媧造人的日子,這一天被定為‘人日’,充滿了神話色彩和文化底蘊,咱們人類的誕生,就和這一天緊緊相連。”
“自此人日定,歲歲頌嘉名。”李小白接著說,“人日確定下來後,就成了固定的節日,承載著人們對自身起源的銘記和敬畏,一代又一代地被傳頌紀念,這也強化了節日的歷史傳承感。”
“‘古卷遺文尋舊俗,佔雲祈佑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