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七律·世情人性》(第2/3頁)
章節報錯
“我每每讀史至此,便不寒而慄,這人性在利益與權勢面前,竟如此不堪一擊,實在令人咋舌。”
李小白長嘆一聲,眼神中滿是痛心疾首:“是啊,這利益二字,猶如一把雙刃劍,既能讓人飛黃騰達,也能讓人萬劫不復。我曾聽聞一事,有一商家,與合夥人共同經營生意,起初合作甚歡,盈利頗豐。後因市場變化,利益分配不均,二人竟反目成仇。昔日好友,在利益面前,瞬間變成了仇敵,相互算計,無所不用其極。甚至不惜動用卑劣手段,詆譭對方,致使雙方聲譽受損,生意也一落千丈。我聽聞此事時,心中震驚不已,只覺這利益竟能如此輕易地摧毀人與人之間的情誼,實在是可怕之極。”他眉頭緊鎖,臉上滿是痛心疾首之色,雙手不自覺地握緊。
杜之甫亦為之動容,說道:“此等事例,實在令人唏噓。然兄臺詩之尾聯‘煩愁皆因無能擾,芬芳全仗自身強’,卻又為這世情人性之嘆,添上了一抹積極向上之色。如那匡衡,家境貧寒,然其好學不倦,鑿壁偷光以讀書。終憑自身才華學識,官至丞相,名垂青史。他雖出身低微,卻未被困境所擾,憑藉自身努力,改變命運,贏得了他人的尊重與敬仰。”杜之甫目光中透露出一絲欽佩與讚賞,眼神明亮起來,臉上的陰霾也散去了些許。
,!
李小白微微抬起頭,眼神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正是此理。我們身處這紛繁複雜之世,雖見人性之醜惡,但亦不可灰心喪氣。當以自身之努力,提升能力,不為世俗所困,堅守心中正義與善良。我常以此自勉,雖知前路艱難,但亦不願隨波逐流,與這醜惡同流合汙。”他坐直了身子,表情嚴肅而莊重。
此時,酒館外的寒風愈發猛烈,吹得門窗哐當作響,似是在為他們的談話伴奏。店內的爐火卻熊熊燃燒著,映照著他們的臉龐,給這寒夜增添了幾分暖意。
杜之甫沉思片刻,又道:“兄臺,你看這世間之人,雖多為利益所驅,但亦不乏有仁人志士,在困境中仍能秉持善念,救濟蒼生。就如那陶朱公范蠡,助越王勾踐復國之後,功成身退。他散盡家財,三次經商成鉅富,三散家財,救濟百姓。他深知人性之複雜,卻不為之左右,以自己的方式詮釋著人性之善。”杜之甫說著,眼神中流露出一絲嚮往與崇敬,臉上帶著淡淡的微笑,似乎在想象著范蠡那瀟灑豁達的身影。
李小白點頭稱是:“范蠡確是高義之人。他能於富貴之中,不貪戀權勢,心懷天下,實乃吾輩之楷模。只可惜,像他這般能超脫世情之人,實在太少。大多數人在名利場中迷失了自我,陷入了無盡的紛爭與煩惱之中。我有時亦會迷茫,在這世俗的洪流中,如何才能堅守本心,不被淹沒。”他眼神中閃過一絲迷茫,但很快又被堅定所取代。
二人正說著,忽然聽到鄰桌傳來一陣吵鬧聲。原來是兩個酒客為了一點小事起了爭執,互不相讓,言辭愈發激烈,甚至有動手之勢。周圍的人紛紛勸阻,但二人卻置若罔聞。
李小白與杜之甫相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一絲悲哀。李小白嘆道:“你看,這就是人性之弱點。一點小事,便能引發如此大的紛爭,皆因彼此不肯相讓,只顧及自身顏面與利益。我真為他們感到可悲,在這蠅頭小利面前,便失了風度與理智。”他無奈地搖頭,眼神中滿是失望。
杜之甫無奈地搖頭:“但願他們能早日明白,這世間之事,除了利益紛爭,還有更重要的東西值得我們去追尋。我只盼他們莫要在這無謂的紛爭中越陷越深,最後落得個兩敗俱傷的下場。”
隨著夜深,酒館中的客人漸漸散去,李小白與杜之甫也起身結賬,準備離開。寒風撲面而來,他們裹緊衣衫,在寂靜的街道上緩緩前行。
李小白抬頭望著夜空,繁星閃爍,雖被寒雲遮掩了幾分,但仍倔強地散發著光芒。他心中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