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王感到非常高興,畢竟雲峰三人的表現都深得他的賞識。

雲峰三人回到白家村後,在白父的主持下,召集了全村大會,一致同意雲峰的決定,與朱家村開展合作。

三人都是行動派,當天就帶著白家村集資送來的十萬兩白銀回到了朱家村。“要想富,先修路”,雲峰深知這個道理。

在朱石冒的帶領下,朱家村的村民們積極行動起來,開始修建通往白家村的路。而白家村這邊,白父也帶領著全體村民,從白家村開始動工修路。兩村的人們齊心協力,修路工作同時進行,熱火朝天。

雲峰與蔣先知一道,帶領著一部分人前往府城採購雞鴨羊的幼崽。與此同時,雲峰還從系統商城中獲取了水泥的製作方法,遵循著系統的指導,成功製作出了水泥。

隨後,他組織起一部分人手,開始著手碼頭的修建。

從白家村到朱家的村道路全部由水泥鋪成,足夠容納三輛馬車並行,一切有條不紊進行著,雲峰把在系統商城購買的羊毛紡織機制作圖紙拿了出來。

家禽的科學養殖方法,雲峰抄錄一遍,給蔣先知,由蔣先知組織村民教學。蔣先知一看,也回去與家裡人商量,最後帶著蔣家村也加入其中。

最後石渠縣白家村,石原縣朱家村,石峰縣蔣家村,三村兩千五百多人,共同參加這次合作,由白家村主打出錢,其他兩村出人出力。

三村恰好呈三角形分佈,彼此相鄰相依。朱家村專注於養殖業,蔣家村擅長加工業,而白家村則負責最後一道工序。這種分工使得三個村莊緊密相連、缺一不可。

因為有了明確的發展目標,村民們修路也能拿到工錢,伙食也比在家裡好,更加積極地投身建設當中。

僅用一夜之間,三個村子的變化便清晰可見。在朱、蔣、雲三人的積極協調和配合下,各個村莊的變化令人矚目。尤其是在修建道路的過程中使用的水泥,甚至驚動了三縣的縣令。

他們目睹了水泥路的堅硬程度,倍感驚奇,連夜將這一發現上報給了朝廷。

皇帝在御書房,看到三縣縣令的奏摺,大感欣慰,連說三聲好,更是在,雲峰,朱石冒,蔣先知,三人名字畫了一個圈。

尤其是雲峰,救治皇太后,已經是大功一件,更是說出千古名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太子佇立在皇帝身側,目光掃過那三個名字,心中瞭然:若明年這三人一切順利,定會金榜題名。皇帝隨即召來貼身太監,預備傳旨。

雲峰三人正在商討後續四周的規劃事宜,突然聽聞聖旨降臨,不禁面面相覷,心中滿是疑惑,不知此處何事竟驚動了皇上。

皇上的使者是李公公,他一見到雲峰三人,便尖聲宣讀聖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聽聞治國安邦,需得文武雙全之士;忠心耿耿,方為社稷之根基。爾等博學多才,功績卓著,澤被千秋,……特賞賜”

雲峰拿出一個紅包遞給李公公,然後把水泥製作方法,還有紡織機的製作方法,還有曲轅犁製作方法,交給李公公,還帶著他去看了土豆與紅薯的種植地”

這些皆為雲峰遊學三年間,於海外悉心尋覓並帶回的種子。經由他空間靈泉的悉心灌溉,這些物品的產量得以成倍增長。

在參觀紅薯和土豆的種植地後,雲峰更是詳細地告訴他,這些作物的每畝產量至少都能超過萬斤。李公公聽到這個驚人的數字,不禁大為震驚。他深知,如果這個產量屬實,即便雲峰沒有功名在身,皇帝也一定會賜予他官職。

畢竟這可是功在千秋大事,如果真的如同雲峰所介紹的那般,不僅能讓百姓飽腹無憂,邊關將士也無需再空著肚子與敵人拼死廝殺。

他作為皇帝身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