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回 老龍王靈氣囑託 王小c演講叫停(第2/3頁)
章節報錯
咸豐、同治年間,增額8名;廩膳生、增廣生各20名,前者為成績特優者,補以膏火(即學費)之費,2年一貢。
舊時、章丘除縣學以外,還有鴻儒、鄉宦所辦的書院,書院教育與縣學教育並行不悖,而書院教育尤其顯得活躍,也較為靈活,可謂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書院的肇興始於唐初,發展於宋、元,到明、清為盛。
章丘的書院,最早可上溯到宋初。宋代私人辦學得到很大發展,一些學者、儒生紛紛設立“精舍”、“書院”,教授生徒。宋太宗淳化年間,歷城人田誥(字象宜,北宋初期著名教育家、文學家,著有《禹元經》傳世),因“愛明水水樹,遂家焉”,在百脈泉畔、梵王宮後創辦精舍,“聚學徒數百人”(崇儒《宋會要輯稿》卷一),開章丘書院教育之先河。正式確立了“造就人才,以傳道濟斯民”的辦學宗旨。
至明代嘉靖年間,解官歸田的大散曲家李開先,曾在章丘城西南隅創辦“中麓書院”(後又在胡山中麓創辦“中麓山堂”),自任山長(院長)兼執教,他的高徒弟子高應圮、張自慎等都是從中麓書院中培養成才的。李開先創辦的“中麓書院”,尊師重道,勤奮好學之風影響久遠。後來章丘一帶建立書院者甚多,皆標榜開先遺風,士子們既好經術,又重氣節。
,!
清代是章丘書院發展的鼎盛時期。為了發展教育,培養人才,許多有識之士慷慨捐資,先後興辦了書院10餘處。其中比較著名的有縣治(繡惠)所在地的陽丘書院、繡江書院、中麓書院及建於長白山雪山寺鄭康成祠內的白雪書院、建於危山大寺內的聖泉書院、建於畢陽村北的鳳凰書院、建於相公莊內的樂育書院、縣城正南的聖泉書院、縣城附近的麗澤書院等。可以說章丘書院之多之廣在全國有名。其中,歷史較長,影響較大的是陽丘書院和繡江書院。
學生對這些歷史毫無興趣,早已有許多人昏昏欲睡,魂遊天外了,甚至呼嚕聲此起彼伏,但鱉院長彷彿沒有聽見,繼續滔滔不絕地演講著。但他講完最後一句話的時候,全體師生彷彿突然魂歸體內,又是一陣驚濤拍岸似的掌聲。
當月凰主管宣佈接下來是新任德育副院長王小c上臺的時候,所有的人都正襟危坐,伸長了脖子等待著這位新院長的發言。究竟會有什麼新意?究竟他會在第一次和大家見面的時候說些什麼?究竟此人到底有沒有真材實料?發言之前一切都是未知數。
王小c心裡多少也有點兒打鼓,第一面是最重要的,若是能留下個好印象,以後的工作必然相對比較順利,若是第一炮都沒有打響,那以後的工作難度可想而知。所以他在臺下已經反覆將自己的發言稿在心裡默了好幾遍,都快背下來了,然後自己又修改了一些語句,更多的體現平時說話的狀態,而不是冷冰冰的書面語。
臺上,王小c先看了鱉院長一眼,他看到鱉院長對他重重地點了一下頭,誠懇期望的眼神讓他心裡靜了許多。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先生,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鱉院長率先鼓起了掌,大領導帶頭,誰還敢不賣個面子啊,整個會場沸騰了一下。
王小c深深鞠了一躬,內心激動萬分,這也算開了個好頭,他繼續講道:“我今天的題目叫做《論一個人的品德》”
話音剛落,一位同學站了起來,大聲說道:“c院長,我有個問題!”
怎麼這個時候有問題啊?王小c一皺眉,不知道該怎麼辦了,是繼續自己講吓去,還是讓那位同學提出疑問呢?按說前期的準備只是一方面,還得隨時隨地注意著臨場反應,如果只是自顧自地往下講,那就讓同學們覺得自己不夠靈活,不夠尊重。尤其是那位提問的學生,受到的打擊肯定是最大的。
他停頓了幾秒鐘,微笑道:“同學們,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