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屬虛構,歷史架空,都是白話文,腦子寄存處)

“該死的!事已至此,如今我也是別無選擇了啊!”公孫越的內心猶如被怒火燃燒一般,憤懣不平的情緒在他胸膛中翻湧,但即便如此,他也深知此時已是無路可退,唯有硬著頭皮向前衝去。

無奈之下,公孫越只得強壓下心頭的憤怒與不甘,面色凝重地指揮著身邊那為數不多的騎兵以及眾多的步兵艱難前行,試圖做最後的殊死抵抗。

此時此刻,公孫越的心中充滿了懊悔之情。他不禁開始反思起自己之前的決策,如果當初沒有毅然決然地選擇破釜沉舟、背水一戰,或許現在的局面就不至於如此被動。只要能夠儲存有生力量,哪怕暫時撤退,日後也總能尋找到東山再起的機會,正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然而,現實卻是殘酷的,如果此刻不再繼續奮勇前進,那麼公孫越手下的這一支部隊很快便會由於缺乏必要的補給物資而陷入士氣低落的困境之中,更糟糕的情況還有可能引發士兵們的譁變以及其他一系列不利於己方的連鎖反應。

公孫越抬起頭來,目光緊緊追隨著那支逐漸遠去的由趙弘所率領的敵軍部隊,眼神中流露出的不僅僅是深深的怨恨,更多的則是一種無力迴天的絕望之感。

儘管如此,身為世家子弟的那份驕傲與自尊仍然支撐著他不肯輕易放棄。

公孫越暗自思忖道:這件事情背後恐怕另有玄機,據他觀察,眼前這支前來迎戰的敵軍部隊乃是敵方陣營中的一支精銳之師。這些所死去的黃巾力士遺留的甲冑武器,無一不證實著黃巾力士們身份的不俗。

按常理來說,若不是林北大營內部已然出現了兵力空虛、防守疲敝之類的狀況,對方又怎會捨得將這樣一支王牌軍隊調離原本的防線呢?

想到這裡,公孫越決定抓住這個稍縱即逝的機會,放手一搏。他所信奉的就是:哪有小孩天天哭!哪有賭徒天天輸!

公孫越面色輕鬆地把自己心中所想傳遞給了傳令兵,讓其向麾下計程車卒們傳達。當這道命令如春風般拂過每一個士兵的耳畔時,彷彿點燃了一團熊熊燃燒的烈火,瞬間引爆了所有人內心深處潛藏已久的激情與鬥志。

要知道,此前趙弘雖然幾近全殲了他們引以為傲的先鋒騎兵,但實際上步兵所受的損失不過是微乎其微罷了。

更為重要的是,趙弘為這場勝利也付出了慘痛代價——接近兩千名精銳騎兵命喪黃泉。而那些散落在戰場上、堆積如山的戰利品,則成為了公孫範麾下士卒們爭相搶奪的物件。在一番激烈的哄搶之後,這些戰利品逐漸被不合理分配到幾名幸運兒的手中。

在公孫越慷慨激昂的鼓舞之下,原本士氣低落的軍隊如同脫胎換骨一般,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和高昂士氣。他們昂首挺胸,邁著整齊有力的步伐,浩浩蕩蕩地朝著林北大營挺進。那鏗鏘有力的腳步聲,猶如戰鼓雷鳴,響徹雲霄,讓人不禁為之側目。

與此同時,跪在地上的趙弘早已滿臉羞慚之色。只見他雙手抱拳,重重地磕在了地面上,口中高呼:“主公,屬下有愧啊!”話音剛落,便一動不動地保持著這個姿勢,似乎在用這種方式表達對自己失誤的深深懺悔。然而,儘管他如此卑微地請求寬恕,卻始終沒有站起身來,只是不斷地行著禮,滿心期待能夠得到林北的諒解。

那可是整整兩千五百名身強力壯、勇猛無比的黃巾力士!然而,當他們歸來之時,竟然只剩下區區八百餘人。林北望著眼前這支殘軍敗旅,不禁氣得滿頭黑線,心中暗自思忖著這其中究竟隱藏著怎樣的蹊蹺之處。

要知道,就在方才激烈的戰局之中,林北可是透過望遠鏡將整個戰鬥過程盡收眼底。

不得不說,公孫家果真是雄踞於幽州之地的頂尖世家,底蘊深厚,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