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5/5頁)
章節報錯
名清兵揚起馬鞭,劈面打
來,喝道:“你這窮酸,快別在這兒發瘋。”餘魚同笑嘻嘻的一
避,說道:“君子動口不動手,閣下橫施馬鞭,未免不是君子
矣!”
押隊的將官縱馬上來喝問。餘魚同拱手笑問:“官長尊姓
大名,仙鄉何處?”那將官見餘、蔣二人路道不正,遲疑不答。餘
魚同取出金笛,道:“在下粗識聲律,常嘆知音難遇。官長相貌
堂堂,必非俗人,就請下馬,待在下吹奏一曲,以解旅途寂寥,
有何不可?”
那將官正是護送李可秀家眷的曾圖南,見到金笛,登時一
驚。那日客店中餘魚同和公差爭鬥,他雖沒親見,事後卻聽兵
丁和店夥說起,得知殺差拒捕的大盜是個手持金笛的秀才相
公,此時狹路相逢,不知是何來意,但見對方只有兩人,也自不
懼,喝道:“咱們河水不犯井水,各走各的道。快讓路吧!”
餘魚同道:“在下有十套大麴,一曰龍吟,二曰鳳鳴,三曰
紫雲,四曰紅霞,五曰搖波,六曰裂石,七曰金谷,八曰玉關,九
曰靜日,十曰良宵,或慷慨激越,或宛轉纏綿,各具佳韻。只是
未逢嘉客,久未吹奏,今日邂逅高賢,不覺技癢,只好從頭獻醜
一番。要讓路不難,待我十套曲子吹完,自然恭送官長上道。”
說罷將金笛舉到口邊,妙音隨指,果然是清響入雲,聲被四野。
曾圖南眼見今日之事不能善罷,舉槍捲起碗大槍花,“烏
龍出洞”,向餘魚同當心刺去。餘魚同凝神吹笛,待槍尖堪堪刺
到,突伸左手抓住槍柄,右手金笛在槍桿上猛力一擊,喀喇一
響,槍桿立斷。曾圖南大驚,勒馬倒退數步,從兵士手中搶了一
把刀,又殺將上來。戰得七八回合,餘魚同找到破綻,金笛戳中
他右臂,曾圖南單刀脫手。
餘魚同道:“我這十套曲子,你今日聽定了。在下生平最恨
阻撓清興之人,不聽我笛子,便是瞧我不起。古詩有云:‘快馬
不須鞭,拗折楊柳枝。下馬吹橫笛,愁殺路旁兒。’古人真有先
見之明。”橫笛當唇,又吹將起來。
曾圖南手一揮,叫道:“一齊上,拿下這小子。”眾兵吶喊湧
上。
蔣四根縱身下馬,手揮鐵槳,一招“撥草尋蛇”,在當先那
名清兵腳上輕輕一挑。那清兵“啊喲”一聲,仰天倒在鐵槳之
上。蔣四根鐵槳“翻身上捲袖”向上一揮,那清兵有如斷線紙
鳶,飛上半空,只聽得他“啊啊”亂叫,直向人堆裡跌去。蔣四根
搶上兩步,如法炮製,像剷土般將清兵一鏟一個,接二連三的
拋擲出去,後面清兵齊聲驚呼,轉身便逃